|
|
|
|
2025-07-15 第04版:民营经济周刊
|
大 | |
中 | |
小 |
|
|
荆州以“硬”举措激发民营新活力 |
|
|
作者:
窦颖超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345 |
|
|
|
本报讯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7月10日,湖北省荆州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会上发布了《荆州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产业发展、环境建设、要素保障、信心支撑四个维度提出18条具体举措,为荆州民营经济发展绘制了一张精准的“成长路线图”,让荆州广大民营企业家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其中,在支持产业壮大方面,《若干措施》提出专项资金向民企大幅倾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比例不低于80%,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比例不低于50%。每年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不低于500亿元。实施梯度培育计划,力争“四上”企业中民企占比达85%以上。每年组织200家次民企参加50场以上国际展会,展位费补助最高达70%。每年定期举办不少于20场次产业对接会,构建大中小民营企业、国企民企之间互通共融的良好生态环境。明确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洪湖实验室建设,支持民企通过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转化科技成果,为民企科技攻关开辟新赛道。 针对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市场准入、信用修复、执法检查等问题,《若干措施》提出严格实行“非禁即入”,建立市场准入壁垒投诉和处理回应机制。创新“两书同达”信用修复模式,每年组织1000家以上民企参加信用修复培训。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减少多头重复检查。每年开展800场公益“法治体检”,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建立防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对长期拖欠行为实施强制信息披露。 在强化要素保障方面,《若干措施》主要提出四项创新举措:一是土地方面,推动新增民间投资项目用地占比逐年提升,通过降低开发门槛、延长价款缴纳期限等方式降低用地成本;二是金融方面,产业引导基金70%以上投向民企,每年新增“首贷户”1000户以上;三是能源方面,加强供应保障,落实第三监管周期需量电价政策,引导民营企业提升负荷利用率,足额享受政策;四是人才方面,实施“才聚荆楚·凤鸣荆州”工程,合理合规解决企业骨干人才住房、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 会上,荆州市发展改革委首次发布面向民间资本的投资项目清单,共推介项目147个,总投资854.4亿元,拟吸引民间资本373.8亿元。 清单项目主要涵盖三大领域,其中,打造“23515”现代产业体系项目63个,涉及农产品加工、现代化工、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总投资300.6亿元,拟吸引民间资本160.5亿元,用于优化产业集群,深挖资源优势,做强产业链条,加强龙头企业培育;推介交通、水利、能源、仓储物流、新基建等基础设施领域项目45个,总投资353亿元,拟吸引民间资本170.3亿元,用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能级;推介教育、医疗、养老、文旅、污水处理等民生环保领域项目39个,总投资200.8亿元,拟吸引民间资本43亿元,用于提升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据悉,此次民间资本投资项目清单的推介发布,是荆州市发展改革委按照市委、市政府扩大有效投资部署安排,激活民间投资,提振市场信心的重要举措。 广大民营企业家一致认为,这次座谈会释放出了诸多利好信号,大家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窦颖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