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9-25
2025-09-25 第03版:环球视点 大 | 中 | 小 

中国如何成为全球科创主推手之一

作者: 季晓莉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091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图为展览现场展示的一组大型工业机器人产品。新华社
季晓莉
    中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的位置正悄然往“C位”移动,国内澎湃的“创新力”托举着这个国家越发坚定地站在推动全球科技发展主要推手之一的位置。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深圳—香港—广州跃居全球创新集群榜首,彰显了中国作为全球创新引领者的突出地位。2024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投入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共有24个集群进入全球百强创新集群,连续3年保持全球第一。
    “十四五”时期,我国作为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签署119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加入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积极参与60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例如,SKA计划将建造世界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中国作为创始成员,深度参与国际治理和规则制定、牵头研制核心设施。
    9月20日,安徽合肥举办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发布了一系列数据,凸显“中国制造”依靠创新驱动。202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较上年提升3.03亿元,研发强度同口径对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十四五”以来,榜单企业海外营业收入占比从17.39%提高至19.10%,海外员工占比从10.22%提高至11.17%。
    强大的科技能量正在不同场景转化为迷人魅力。近日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人工智能风头无两,“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发展路径图清晰呈现。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首次系统性构建了覆盖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与规则标准“软联通”的全链条合作框架。我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正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在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中平等受益。
    大力发展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培养更多科技类创新人才,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共同期待。9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上海成立。这是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中国,将促进提供从幼儿到成人各个阶段的全民STEM教育。作为中国为世界STEM教育治理提供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中国政府承诺将积极支持把该中心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研究与合作平台。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将H-1B签证申请费大幅提高至10万美元,引发外籍人才恐慌。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近日表示,中国欢迎全球各行业、各领域的优秀人才来到中国、扎根中国。吸引并用好世界优秀人才、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才能获得未来发展的蓬勃“生命力”。中国正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得更远,未来站上全球“C位”可期。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