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4-01-18 第A01版:头版
|
大 | |
中 | |
小 |
|
|
我国粮食库存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
2013年粮食企业共收购粮食6889亿斤 |
|
作者:
季晓莉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961 |
|
|
|
国内头题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季晓莉从16日在京召开的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获悉,2013年我国各类粮食企业共同收购粮食6889亿斤,同比增加517亿斤,其中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粮食1649亿斤,同比增加1024亿斤,促进种粮农民增收430亿元以上。 2013年,“粮安工程”启动实施,《全国“粮安工程”建设规划》编制完成,中央安排专项资金投入建设,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近35亿元。全国粮食应急供应网络布点初步完成,达4.27万个;白城-蚌埠、松原-岳阳两条“北粮南运”散粮铁路运输试点开通,集装箱散粮运输试点进展顺利。 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在会上表示,2013年末我国粮食库存总量继续保持历史较高水平,库存粮食宜存率达95%以上。市场粮源充裕,供应正常,2013年全年投放政策性粮食696亿斤,粮食市场价格保持基本稳定。 “在掌握粮源、保证供应的前提下,要科学合理运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调节国内粮食需求,加强粮食价格监测和市场调控,稳定市场预期,保证粮价稳定在合理的波动区间。”任正晓表示。 为实现“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任正晓表示,要增强“首要意识”、“守责意识”,更好地肩负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部门职责和行业使命。 任正晓指出,要把“粮安工程”作为粮食安全守底线工程放到农业现代化的大局里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一要保证“种粮卖得出”,确保不发生农民卖粮难;二要保证“吃粮买得到”,不发生粮食供应脱销断档。 任正晓指出,2014年粮食流通工作的重点是认真贯彻“一大战略”,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切实履行好粮食部门抓收购、保供给、稳粮价的行业职责。着力深化“五项改革”,即深化粮食流通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全面落实;深化粮食储备管理机制改革,提升服务宏观调控和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构建国有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深化粮食行政管理机制改革,切实转变粮食行政管理职能;深化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改革,为政府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可靠依据。继续实施“两项工程”,全面实施“粮安工程”,提升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大力实施科技、人才兴粮工程,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软实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