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1-18
2014-01-18 第A02版:评论 大 | 中 | 小 

欧元区:新气象露头,老问题绊脚

作者: 杨川梅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359
世经时评

杨川梅
    新年伊始,欧洲新气象不断。政治层面,欧元区迎来了新的成员国——拉脱维亚。经济层面,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连续第8个月上升,首次达到2011年7月份以来的长期均值;债务危机重灾国爱尔兰正式宣布退出国际救助,葡萄牙也宣布准备退出。经历了数年经济阴霾的欧元区在迎来新成员的同时,宏观经济企稳,欧洲站在了关键的十字路口。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新伙伴与新经济局势将给欧洲带来什么?
    最大的变化是欧元区新成员的加入。在加入欧盟近10年后,拉脱维亚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欧元区经济此前连续数年疲软,在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压下,又陷入衰退长达18个月,此次扩容,引人关注。尽管对于欧元区来说,无论从政治影响还是经济实力上看,人口不足300万、经济总量不足300亿美元的拉脱维亚是个“小伙伴”,但“小伙伴”所带来的象征意义不容忽视。
    进入21世纪,欧洲一体化之路加速,相比欧元区原有的核心成员国,“穷亲戚”似乎一直是后来者的“标签”。但债务危机背景下的此次扩容,似乎又略有不同。同样是经历了痛苦的财政紧缩与结构改革,拉脱维亚2012年经济增速超过了5%,成为欧盟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当然,尽管经济复苏迅猛,但这个经济体量较小的“小伙伴”,尚难以给欧盟经济复苏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当下,它所带来的更多是对于欧元信心的正能量。
    过去一年多以来,国际舆论不时传来欧元区将瓦解的预言,债务危机的久拖不决削弱了各成员国民众对于欧元的信心,这个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面临巨大的信任危机。在欧盟内部,对于欧洲一体化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德国是欧元区的稳定器,也是欧洲摆脱债务危机的主要动力。在去年的德国大选中,“拯救欧元”与“摒弃欧元”的竞选口号并存,这直白地反映出德国国内对欧元前景的争议。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伙伴”的加入凸显出特别的意义。拉脱维亚显然没有受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欧元局势的影响。它的加入,显示出欧元区仍具有吸引力,欧元区凝聚的动能仍在。正如欧委会主席巴罗佐在给拉脱维亚的贺信中所说,在欧债危机期间,外界质疑欧元区甚至欧盟是否会解体。事实上,欧债危机并不是欧元危机,经过危机的欧元将变得更加成熟。拉脱维亚加入欧元区向外界传达了清晰的信号:欧元对成员国具有吸引力并保持开放。
    同样带来信心的还有去年以来欧洲经济的表现。在宏观经济层面,欧元区经济从去年二季度开始摆脱此前陷入的已长达18个月之久的衰退。今年1月,爱尔兰发行的国债额由预期的35亿美元飙升至130亿美元,葡萄牙1月中旬国债收益率已触及3年低点,显然,市场对债务问题国家的信心正在回升。
    外部市场也有着利好的信息。美国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也是欧元区最重要贸易伙伴,今年美欧跨大西洋贸易协定(TTIP)以及中欧投资协定的推进,预计都将给欧洲经济以新的动能。
    新成员国加入,重债国脱离救助,经济由负转正,市场信心回升,显然,欧元区正在稳中求进,并走到了关键的路口。但欧元区仍未到鼓掌的时候,对于目前所显现的向好态势仍不能过度乐观。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大力度紧缩政策所带来的通缩阴影、紧缩与增长之间的平衡——欧元区各国仍面临着巨大的宏观调控难题,欧元区复苏的力度与持续度仍有待观察。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