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1-18
2014-01-18 第B03版:产业·能源 大 | 中 | 小 

全球经济回暖促石油需求升温

——2013年国际油气资源形势及未来展望(上)

作者: 岳来群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216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尽管多方数据有异,但大量数据表明,我国2013年石油对外依存度约为56%,2014年将接近59%甚或更高。能源(石油)安全问题与国际地缘政治、油气资源形势、世界石油市场动态等密切相关,是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海外石油进口安全是国家利益的重要体现之一,具有战略意义。受有关方面委托,本文作者于2013年第四季度对地缘政治、国际油气资源形势、世界石油市场、我国能源安全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基于大量的数据整理以及涉及石油地质、开发、输送、外交等内容的研究,对2013年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对2014年度以及2015年~2020年间相关内容,包括世界石油价格等进行了推论、预测,形成了专题报告。从本期开始,本报将陆续刊登报告的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岳来群
    能源问题当今被普遍关注。从薪柴、煤炭到石油(原油、天然气)、核能等,人类利用能源的升级折射出时代的脚步。能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支撑现代文明的决定性资源。其中尤以石油最为重要。未来,石油仍是多数国家的主要能源。近年来,国际油气资源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国际能源(石油)形势分析对于国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对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3年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表现各异

    2013年全球经济持续回稳。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3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9%,低于2012年3.2%的增速。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2%,较上年低0.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4.5%,较上年低0.4%。
    2013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预计消费量较2012年微增0.7%。美国仍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预计2013年美国原油(含常规油、页岩油等)年产达4.9亿吨,同比增速超过10%,此乃2009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预计2013年天然气(含页岩气)产量达7300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3500亿立方米。美国石油自给率达65%,2013年原油进口3.18亿吨,较2012年的4.2亿吨大为减少。
    2012年,日本原油消费2.18亿吨,其中1.76亿吨从中东进口。二战以来,日本得益于其先进的工业技术及雄厚的科学技术储备,单位产值能耗低,能源结构调整能力强,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动荡应对自如,因而在2013年可以较轻松地应对因2011年3月福岛核电事故所带来能源短缺。
    2012年,欧盟石油消费6亿吨,预计2013年其石油需求持平或下滑,但对外依存度高。欧盟重视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从《气候行动和可再生能源一揽子规划》到《2050能源路线图》,欧盟自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先行者,以温室气体减排等为切入点影响国际“游戏”规则。但值得注意的是,欧盟2013年自北美进口优质电煤增加,此是自2010年以来的连续性煤炭消费增加年度。
    预计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日产量由2012年的49万吨增至2013年的68万吨以上,石油输出国组织在世界石油市场的作用仍重要,但影响力下降。非石油输出国组织产油国发展势头强劲。2013年,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其石油出口依然顺畅;挪威、加拿大等依然保持着石油强国地位。 

   发展中国家市场带动全球能源贸易

    就供求形势而言,2013年世界石油贸易格局持续变化。国际能源署(IEA)于2013年11月27日指出,“全球石油贸易重心将移向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等能源消费增长最快”。2001~2012年间,世界经济总体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十余年间年均增长高于或接近8%,印度经济也达7%。1980~2000年世界石油消费增长了25%,发达国家消费占60%;2001~2012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了约12%,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消费增长中占70%。未来发达国家石油消费比重继续下降,中国、印度等国家的消费比重不断提升。
    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为7.4%左右,同比有所放缓,但能源需求仍旺盛。石油供需缺口仍日益扩大。2012年,中国原油产量2.08亿吨;原油消费4.84亿吨,进口2.71亿吨。而2001年中国消费仅2.28亿吨,十余年来原油消费量快速增加,二十余年来进口快速增加。预计2013年原油消费量可达5.0亿吨,同比约增2.1%,为近年来最低消费增速(最低年份2009年增速3.3%)。预计2013年原油进口3.1亿吨(综合数据),石油对外依存度仍在上升,预计可达56%。
    全球天然气储量丰富,迄今仅开采了全球总储量的16%。“天然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未来消费量将快速增长。据本研究,2013年中国天然气消费约1800亿立方米,进口550亿立方米(其中管道气29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1700万吨)。天然气开发利用在中国将得到更快发展。

石油需求将不断增长

    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达3.8%,在持续两年较低增长(2012年3.1%,2013年3.0%)之后,增速将加快。目前,全世界能源年总消费量约为134亿吨标准煤。虽然美欧等努力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但在今后20多年里,石油仍然是其主要的能源,全球需求量仍将不断增长。
    1990年以前,美国石油进口中31%来自中东,16%来自中南美洲,11%来自加拿大。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对能源战略做了较大调整。2006年美国从非洲和中东进口石油的比例均占22%,且从非洲实际进口量多于中东,非洲成为美国原油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从十几年前的70%~80%,下降到40%以下,尤其是对中东石油的依存度已经下降到2012年的约13%(2012年美国自中东进口1.08亿吨)。更具战略意义的是,美国众多私营企业仍持续加大对致密岩气(油)等的开发,其石油自给能力仍将持续增加。
    欧盟天然气供应的44%来自俄罗斯,27%来自阿尔及利亚等北非国家,24%来自挪威;而其原油18%来自俄罗斯,28%来自阿拉伯地区。欧盟未来原油消费增长缓慢,甚或持平、下降,其中少数国家可实现原油的零消费。
    由于产业粗放,能源效率偏低,我国石油等能源浪费严重,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约2.6吨标准煤,人均消费仅为发达国家水平的1/3,但鉴于庞大的人口数量,未来能源需求总量还将大幅增长,即使以世界先进能效实现小康,消费总量仍将再翻一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原油、天然气消费量将快速增加,进口量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
    本研究预测,2020年中国原油需求量将达到6.7亿吨甚或更多,原油产量为2.1亿吨,年进口约4.6亿吨左右,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近70%。据有关部门预测,2020年中国石(原)油消费将达到6.2亿吨,天然气将达3000亿立方米。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0年,中国年进口石油3.5亿吨,约占中国石油消费总量的66%;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62.8%、2025年将达到68.8%。上述四种预测结果差异不大。本研究保守计算,2030年中国原油日进口量将接近1000万桶(136万吨),年进口约6亿吨。国际能源署又预测,如果2020年中国经济翻两番,石油需求将达到9.2亿吨,即使利用效率提高一倍,仍然需要4.6亿吨,而中国的年石油产量仅为2.1亿~2.2亿吨(未考虑近年来中国页岩气等因素),每年供需缺口仍达2.5亿吨左右。长期、稳定、安全的石油供应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