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4-01
2014-04-01 第A01版:头版 大 | 中 | 小 

调控“不刺激”,改革“不松劲”

作者: 王飞 曲一歌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776
观察与思考·一季度宏观经济回眸及全年展望系列述评(1)

开栏的话

    今年我国经济运行开局总体平稳,经济发展出现一些积极变化。然而,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不能忽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困难和风险。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是当前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也是中长期政策取向。为此,我们既要保持定力,又要主动作为。
    凡事不患难,患无备。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韧性和回旋空间很大,另一方面,我们拥有去年战胜经济下行挑战的成功经验,也为今年继续应对经济波动做好了政策储备。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将更多精力放在全面深化改革上来。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推出一组系列报道,从宏观调控、深化改革、价格改革、粮食保障、雾霾治理、医改攻坚、科技创新等方面,深入梳理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并对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加以展望。希望这组报道能够给广大读者带来有益启示。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李杨实习生|王飞 曲一歌

    从今年以来陆续公布的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看,经济下行压力不可谓小。不少研究机构也下调了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外记者会上指出,“我们在去年并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经济预期目标,为什么今年不可以呢?”
    今年一季度以至更长时期,在释放中长期改革红利与应对短期经济下行压力之间,如何用“不刺激”的宏观调控手段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越发成为一种考验。

“三驾马车”均有回落

    今年前两个月,“三驾马车”增速均呈回落态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9%,比去年全年回落1.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比去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出口1.96万亿元,下降4.3%。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往往对市场变化保持着很高的敏感度。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企业经营压力增大。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远低于预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前两个月的平均值同比下降1.8%,结束了此前降幅收窄的走势,重新扩大。受生产和价格的影响,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793.1亿元,同比增长9.4%,比上年全年12.2%的增速回落了2.8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明显回落,对工业生产拉动力不足,工业增速在前两个月已经明显下了一个台阶。”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PPI已连续24个月处于负值,这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学者均表示,当前的下行压力中,有不同于去年的因素。
    “经济运行中蕴藏着通缩的风险,对工业生产产生压力,进而对投资产生影响。产品价格上不去,企业就不愿意投资。”连平分析指出,金融领域同样面临着紧缩风险,金融风险的防控使融资规模受限。今年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3.5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80亿元。“其中,大部分指标处于明显收缩状态,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减弱。”
    连平提醒,年初的融资规模往往都要比前一年有所增加,但是今年“不升反降”,不同于往年。
    此外,房地产领域出现的变化也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去年房地产市场“独树一帜”,今年的行业变化则需要高度关注。
    刘元春认为,另一个不同于往年的压力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将会对经济产生影响。“很多地方官员目前还对相关领域的改革持观望态度——新的资源没有出现,旧的资源运转不起来,这导致的下行压力会更加明显。”

调控仍要讲求定力

   “去年一年,国家坚持治理落后产能,所以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也并不令人意外。”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所长张长春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不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时期,宏观调控都是一个两难选择,即付出什么代价换取什么结果。代价就是指出台的政策、措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资源配置。”
    刘元春强调,当前的宏观调控还需要讲求定力,坚持区间管理,不能一出现波动就马上出台刺激政策。“增长不在于数字,而在于增速趋缓之后而带来的一些连锁反应,例如就业问题。”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