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4-01
2014-04-01 第A02版:新闻纵深 大 | 中 | 小 

江西丰城:土地流转“富民肥地”

作者: 胡应翔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599
记者走基层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胡应翔

    雷应国是江西省丰城市秀市镇人。2007年,雷应国成立了一家以水稻种植为主的秀市佳和种植合作社,合作社现有社员108人,目前通过流转获得了1.4万亩土地。多年辛勤耕耘,雷应国目前的年收入达到150多万元。
    这是丰城市实行土地流转给农民带来实惠的鲜活例子。像雷应国这种通过土地流转不同程度发家致富的农民,在丰城还有很多。
    2004年,丰城市把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切入点,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的经营主体,提高农业规模效益。10年来,丰城市通过采取4种有效引导土地流转的措施和3种土地流转模式,加快了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业主带动、群众参与、干部服务”的土地流转新格局,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产值增加,创造出土地流转“丰城模式”。

给土地流转找出路

    丰城是宜春市的一个县级市,全市总人口1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19万人,现有耕地面积124.31万亩(其中水田105.5万亩),是一个产粮大县。近10年来,丰城市的许多农民觉得种田赚不到钱,因此纷纷离开家乡到沿海地区打工。这样一来,许多农田由种双季稻改为单季,有的甚至撂荒。
    为改变这种状况,确保粮食安全,丰城市从土地流转方面找办法、寻出路。丰城主要采取4种措施开展农村土地流转:
    一是宣传发动,推动土地流转。丰城广泛宣传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土地流转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是积极引导示范,带动土地流转。例如,丰城市荣塘镇按常年产出,把土地分为好、中、差三等,经村民大会确定不同等级单位面积年经营价格。村民自愿申报经营土地的等次及面积(每户不超过10亩),剩下土地公开招投标经营。在操作中,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面积、等次、地址也都不变;农户土地经营按自报面积等次集中安排;农户按原承包面积、等级,获取土地收益。村民自报经营土地,按面积和等次计算原金额,加上招投标的收入,总收入按原承包面积和等次分摊发放到户。整个过程,土地使用权、承包权不变,只是改变了土地经营权。这样,农民田好种了,不种田的农民也能从土地流转中获得收益。
    三是改革经营模式,壮大经营主体,促进土地流转。培育经营主体是促进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一环。
    通过各种形式的自发组建,当地涌现出许多参与土地流转经营的经济实体。目前,丰城市有省级龙头企业13家,宜春市级龙头企业30家;有农民合作社316家,其中省级示范社17家,宜春市级示范社32家。丰城还全力打造“中国生态硒谷”,引进农业龙头企业11个和科研机构1所,预期总投资3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2.3亿元,全市有序流转富硒土地6万余亩。
    四是有序转移劳动力,加快土地流转。为让更多土地加入到流转中来,让更多农民从中受益,丰城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适应非农行业的本领。
丰城还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打造新城区、工业园区、总部经济和循环经济区,开拓更多的就业岗位,使离开土地的农民有业可就。而且,丰城也着力加强保障房、廉租房建设,推动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在城区增设中小学校,在农民工住房、子女就学、医疗等方面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让离开土地的农民逐步享受市民待遇。
    与此同时,丰城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人口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低保等覆盖面,从政策上着力解决土地流出农户的社会保障问题,让农民放心地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

给土地流转觅动力

    与此同时,为了使农民不愿种的田流转起来,丰城采取了3种形式:
    一是村里集中流转。即耕地先集中,后拍卖。从2004年开始,丰城在荣塘镇北湖村进行试点,将水田分为流转区和自种区,本村每户自愿申报,剩下的流转区集中连片进行公开投标,谁拍价高给谁种,最高的现在每亩400多元。经过了10年的局部试点,当已探索出一种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新模式,目前流转率近70%。
    二是民间自主流转。丰城从最初的种粮大户向外出转出户“收集”土地,经营户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农户转包土地,向转出户缴交一定实物或资金作为转包金,已经发展到目前的既有大户流转,也有农户之间的小规模流转,转包金目前一般为每亩300元。
    三是政府推动流转。丰城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推动,促使土地连片集中流转,吸引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投资。目前,该市流转土地规模达5000亩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有12家,租期3~5年,每年每亩给农户固定数量的粮食。

土地流转效果好

    经过10年来的不断探索,丰城市的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全市经营权流转面积达41万亩,其中,山地流转20万亩,占总面积的12%;水田流转21万亩,占总面积的20%。土地流转面积较大的乡镇荣塘镇,已流转水田面积25370亩,占总面积的46.3%。100亩以上种粮大户有369户,1000亩以上的有10户。
    ——粮食有了增产。流转前的200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只有16.6亿斤。流转后,农民合作社、粮食种植大户将单季稻和撂荒田改种双季稻,并改良品种,提高了规模效益,增加了粮食产量。201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20.6亿斤。
    ——农民增加了收入。丰城实行土地流转,让不愿种地的农民既可拿到土地流转费,又能安心在外打工、创业,也能让愿意种田的大户、合作社社员有事可做,有钱可赚。
    丁刚华是丰城市荣塘镇北湖村人,他家有6.3亩土地,一家人去海南三亚打工后将这些土地租给农业合作社耕种,一年可获纯收入20多万元。
    而种粮大户曾森申10年前在该村流转土地耕种,平均每年的收入都在150万元以上。
    江西御润坊富硒山茶油有限公司流转富硒土地5万亩用于种植、加工富硒茶油,直接带动当地农民增收4687万元,受益人数达24861人。
    ——土地产值有了提高。据了解,2004年,土地平均亩产值722元(种双季),流转后,经营户通过改良土壤、种植富硒大米,有效提高了产值。一般稻谷每斤卖1.2元,富硒稻谷每斤能卖到3元。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