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4-04-19 第A03版:新闻视点
|
大 | |
中 | |
小 |
|
|
镇江:敢于围绕低碳“峰值”做文章 |
——访镇江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为华 |
|
作者:
李想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672 |
|
|
|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李想 “镇江经过研究测算,力争在2019年左右实现镇江碳排放的峰值。”镇江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为华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一些地方对峰值问题“闪烁其词”之际,为什么镇江敢于紧扣峰值抓低碳?面对这样一个“带刺”的问题,王为华答道,据测算,在正常情况下镇江市将在2039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提前20年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主要目的是把峰值作为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倒逼机制,通过倒排时间表这一硬约束,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引导人民加快转变生活模式和消费观念,推动整个城市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怎样围绕峰值抓低碳评估?“有什么样的低碳评估体系,就有什么样地区发展水平。”王为华告诉记者,镇江实行碳评估,出台了《镇江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估暂行办法》,在能评、环评预评估基础上,通过测算项目的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以及降碳量等指标,建立低碳评估指标体系,划分三个等级,用红、黄、绿灯表示,红灯项目不予以通过;黄灯项目强制要求采取低碳减碳技术和措施进行碳补偿,达到准入标准方可通过;绿灯项目,提出进一步减碳低碳优化建议,直接通过。 怎样围绕峰值抓低碳考核?“有什么样的考核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干部政绩。”王为华介绍,镇江以县域为单位,实施碳排放的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研究制定全市碳排放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分解下达目标任务,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目标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分类考核机制,按区域发展定位设定评价内容,逐级建立评价指标,着重突出绿色GDP概念,发挥生态绿色低碳政绩考核的导向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