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4-19
2014-04-19 第B01版:发展 大 | 中 | 小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仍有望保持7%的增速

作者: 沈建光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112
    
学人简介: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内容辑要:
    只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和开放的总基调不变,协调推进各领域改革措施,未来10年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7%的增速,“明斯基时刻”可以避免。

沈建光
    所谓“明斯基时刻”是以美国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HymanMinsky,1919~1996)的名字而命名。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明斯基及其思想可谓名不见经传,一场金融危机的到来,却使得明斯基的“金融凯恩斯主义”观点扶摇直上。
    相比于凯恩斯理论强调投资波动是总需求波动的主要来源,明斯基更为看重金融因素——也就是金融机构的行为、企业平衡表状况、融资成本和融资渠道等在投资波动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离开金融因素就无法解释投资的易波动性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不稳定性。
    基于明斯基思想而被后人广泛讨论的“明斯基时刻”,便指的是一个经济体投机性融资活动与庞式融资活动占比较高之时,债务不断攀升、杠杆比率大幅提高,进而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就有从内部滋生爆发金融危机和陷入漫长去杠杆周期的风险,以资产价值崩溃为标志的时刻。
    如果依据上述“明斯基时刻”的特征来判断,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与经济运行确实孕育着很大风险。比如,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债务高企、房地产泡沫积聚、影子银行迅速扩大等。如今,伴随着政策逐渐由应对危机时的过松转为稳健,风险点也逐一呈现。
    例如,今年年初以来,已经有多个城市爆出房屋降价现象,这在以前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几乎闻所未闻。此外,个别房地产商也爆出资不抵债的情况,房地产市场似乎面临严峻挑战。
    此外,影子银行风险亦不容小视,特别是接近10万亿的信托规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集中于矿产、房地产等高风险行业,伴随着经济下滑,这部分必然是今年金融风险的集中点。
    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诸多矛盾,是否就可以认为是大危机的前夜?笔者认为,仅凭上述几点就做出这样的判断难免过于草率。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一方面,正如中国决策层强调的,中国经济如今正面临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经济增长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较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也有诸多利好与潜力之处:如中国决策层史无前例的危机意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及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所产生的改革红利等。
    因此,笔者认为,应客观与理性看待当前中国经济下滑与结构转型中的矛盾,风险意识固然重要,过度悲观反倒不必。只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和开放的总基调不变,协调推进各领域改革措施,未来10年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7%的增速,“明斯基时刻”可以避免。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