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4-06-21 第A01版:头版
|
大 | |
中 | |
小 |
|
|
“十三五”规划:用创新推进现代农业 |
|
|
作者:
曲一歌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612 |
|
|
|
观察与思考·前瞻“十三五”系列报道(6)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曲一歌 “我们现在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在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对媒体表示。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问题、食品供给问题是永恒的主题。我国虽然保持了粮食生产“十连增”,但农业一直是弱势产业,需要在“十三五”期间找出一些新的办法来解决。 当下,我国粮食进口量连年攀升,导致“粮食威胁论”、“推高世界粮价论”等舆论产生。当前,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产量是当务之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整合农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提升国内粮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郑宇洁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科技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实现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信息化生产。而与此同时,仍然面临着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低下、现代化水平不高、食品安全频发、农民收入偏低等问题。 “这些问题中亟待解决的是农业的规模化发展问题。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和农业机械现代化技术投入应用,农业用地应该集约和规模化经营。”国家总部经济课题组研究员、中国产业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邱仰林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在“十三五”规划中,农业的发展应该与移动互联网、高新农业技术、规模化生产相结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