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6-21
2014-06-21 第A02版:评论 大 | 中 | 小 

定向调控要抓改革、抓落实

作者: 李杨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399
一周宏观经济述评

李杨
    本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英期间演讲称,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中国“有能力进行定向调控,而不采取强刺激,采取精准的发力,定向地调控,能够保持中国经济实现今年以7.5为代表的诸多的主要经济目标”。
    访英前夕,李克强便在《泰晤士报》上撰文表示,“尽管有相当大的下行压力,中国经济正在稳步前进。我们将继续在必要时做出预见性和适度的调整,我们有充分的准备去化解各种风险。”
    在过去的两个月,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定向发力措施,涵盖税收、稳定外贸、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棚户区改造、铁路建设等多个领域。综合5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回暖态势,城镇新增就业、物价总水平等都处在合理区间,但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上半年已近尾声,要在“下半场”实现全年7.5%的增长目标,则意味着要拿出更多的政策储备。一些分析机构认为,下一步的政策宽松度或许会超过预期。
    本周一,央行第二轮定向降准举措落地——此次定向降准覆盖大约2/3的城市商业银行、80%的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90%的非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为0.5个百分点。
    不过,一方面,如何确保这些金融机构将资金真正用于“三农”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还需要一些制度安排;另一方面,受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的影响,适度宽松的流动性能否真正惠及实体经济,还要看金融市场结构改革的力度。
    货币政策定向宽松,但要想有效发挥“稳增长”的作用,还必须辅以必要的财政政策调整。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2481亿元,同比增长9.2%,而财政支出只有9410亿元,同比增长1.1%。虽然进入5月份,财政存款投放和财政支出明显加快,但综合全年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仍有较大空间。
    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739亿元,增速比1~4月份回落1.7个百分点。此外,库存高企,且有进一步下行压力,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的情况下,铁路投资、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可以起到一定对冲作用。中国铁路总公司4月底将今年的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从7200亿元上调至8000亿元,比去年增加近21个百分点,但从前4个月的投资情况看,仅完成投资1078亿元,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也都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财政资金可以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5月底,财政部发通知称,当前预算执行中,部分支出进度缓慢,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协调把握财政支出及时性与均衡性的关系,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据相关机构调查,企业对金融环境的感受除了银行贷款以外,还来自税收、政府管制和登记服务等多个方面。本周,财政部发出通知,为进一步规范税制、公平税负,6%和4%的增值税征收率将从7月1日起统一调整为3%,这可谓财政定向发力为企业减负。
    但对于当前政府所采取的定向调控措施,业内还是有一些担心,例如,定向降准或许可以在短期内缓解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但从本质上说还是应对危机的一种手段,仍需要考虑建立更利长远的长效机制。再比如,如何把握财政支出的及时性与均衡性的关系,这本身就是一项不小的改革挑战。为此,在当前的背景下,政府应该一手抓落实,一手抓改革,确保政策发挥实效。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