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6-21
2014-06-21 第A02版:评论 大 | 中 | 小 

中英合作共赢 前景可期

作者: 季晓莉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395
世经时评

季晓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本周访英期间,双方共签署数十项政府和商业间协议,内容涉及金融、科技、教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总额超过300亿美元。李克强提出争取实现2015年中英双边贸易额1000亿美元目标,同时不忘推销中国的核电、高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并提出实现人民币和英镑直接交易,在英国设立人民币清算行。除了经济合作,中英还共同设立了总额为2亿英镑的科学基金,未来5年中国将向英派遣万名公费留学生。同时,英国也向中国示好,其内政部宣布启动一系列面向中国游客的签证优惠政策,对繁琐的签证申请程序进行简化。2014年秋天,中国游客英国旅游签证与爱尔兰旅游签证将实现通用。
    可见,自去年卡梅伦访华打破两国外交坚冰后,李克强访英再次加强双方全方位合作。双方经贸关系的加强有过去18个月中方对英投资超过前30年的总和、去年英出口中国增长10%作证。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投资英国,中投公司拥有泰晤士水务9%的股份,中国企业还参与投资了造价6.5亿英镑的曼彻斯特机场商业区项目。中国可能对英投资的领域还包括风电场和2号高铁项目。事实上,两国都对对方有强烈的需要。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虽然在综合实力和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中,英国远远落后于欧盟邻国德国和法国,但英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开放的经济、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稳定的政局,是英国的吸引力所在;英国在能源、投资、文化、科技及教育领域,有独特优势,英国拥有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是美国外唯一有多层次科研背景和可以全面科技合作的国家;中英有着成熟稳固的外交关系,英国表现出了与中国修好的强烈愿望;英国作为一个老牌的发达国家,在基础设施更新换代方面有很大的市场,可以扩大中国对外投资的市场,中英经济关系有很大的互补性;英国不仅是联合国安理会常务理事国,也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之一,对国际事务和欧盟事务有重大的影响;英国是美国最重要的同盟国,中国影响英国,可以削弱对华包围圈。
    从英国的角度来看,英国需要借与中国的合作加速其经济从金融危机以来的复苏,这种需求强过了对中国进行“政治说教”的必要性。例如,给予中国游客更宽松的签证条件,根本原因是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正变得越来越雄厚。2013年,中国游客在英国消费4.92亿英镑,中国在英留学生数量占非欧盟留学生的26%,每年为英国经济贡献100亿英镑。放宽中国人入境可为英国带来丰厚的收入。再如,英国政府已经把加强对中国等高增长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往来当作首要任务。自2011年中国允许从英国进口三文鱼和猪肉以来,2013年英国对华猪肉出口增长92%,苏格兰三文鱼出口增长90%。中国中产阶级的壮大扩大了英国的出口,越来越多的中资公司在英国投资,如华为将英国作为全球化战略布局最重要的市场,但总的来看2013年英国只分得中国对欧投资的19%,具备先进制造和研发能力的德国则获得其中的44%。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不和谐之音。如有些英国居民抱怨中国购房客炒高了伦敦市中心的房价,英国国会官员呼吁加大对华为的监管力度,中国提出投资英国铁路但英方反应冷淡。不少英国人害怕中资公司投资英国意在拓展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市场,英国银行家则对伦敦金融城中资银行实行相对宽松的监管政策而不满。然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注定了中国将更快走出去,而英国也要向中国更加开放。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