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4-06-21 第B06版:人口与就业
|
大 | |
中 | |
小 |
|
|
农商企业家和农场主可以少走弯路 |
|
|
作者:
白雪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773 |
|
|
|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白雪 在近日举行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农商高峰论坛上,熙可集团执行总裁朱演铭表示,农商企业家和农场主是国内农业现代化改革的领军者,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家和农场主就是关键主体。而加速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让农商企业家“少走弯路”。 朱演铭认为,未来真正的务农者是农商企业家、是农场主,因为只有他们才有勇气和能力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把土地集约起来、管理起来。为什么需要勇气?因为到现在目前为止很多做农业的都是亏本的。 “把中国的小农经济引向适度的规模经营的改革当中去,把先进的科技引入农业现代化,其中尤其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我们需要用‘拿来主义’,吸引农业现代化走在前沿的先进国家的经营农业、农场的企业家和农场主,鼓励和协助他们把国际先进的农业科技、农业技巧、专业技巧以及最佳实践经验引入中国,加速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并和中国的农商企业家一起成为中国三农改革的生力军,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朱演铭表示。 他认为,应该遵循“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原则来解决走“弯路”问题,具体来讲就是:首先,以发展我国的自主农业为主,尤其是大豆等农产品,不能完全依靠进口。其次,解决农业体制问题,才能解决阻碍、困扰农商或者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第三,处理好人才缺失的问题,特别是农商的人才缺失,做好农作物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最后将大数据应用到农商发展当中,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能够为中国三农解决许多问题,有些甚至是每年初的1号文件不能解决的问题,都可能从信息化的手段当中得到解决。 朱演铭呼吁,我们必须帮助我们的农商企业家、农场主,从法制上、体制上、政策上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巨大的、不合理的挑战;我们就必需为他们提供一个真正符合市场经济法则、在公平中竞争的市场环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