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4-06-21 第B06版:人口与就业
|
大 | |
中 | |
小 |
|
|
推广反向物流:让拾荒者当上回收公司的“快递员” |
|
|
作者:
陈孟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833 |
|  | | 资料图片 |
|
|
|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陈孟 提起反向物流系统,也许很多人都是陌生的,但是在西便门大街经营废品收购生意几十年的张大爷却对这个反向物流系统赞不绝口。每天,张大爷在收集整理好废品之后,将其直接交给可再生资源回收车,废品被识别、标记、压缩后,运往工厂,实现循环再利用。 张大爷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靠着这个系统,张大爷不用再将收到的废品辛苦运送到回收厂,只需要等待回收厂上门集中回收即可。原本是“个体户”的他们,现在他们一家都成了盈创回收反向物流系统开发者的合作伙伴,他们可以不再被唤作“收破烂儿的”,而实实在在的成了可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和反向物流系统的一分子。如果能力突出、贡献较大,更是可以成为盈创回收的公司员工,由原来的“乙方”升级为“甲方”,帮助管理其他回收员与回收车等,并可以享受盈创回收公司为员工缴纳的五险一金和其他福利待遇。 业内人士评价认为,通过反向物流的推广,拾荒者实际就成了回收公司的“快递员”。
反向物流系统前景不可限量
反向物流系统,这个专有名词自2008年被提出以来,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和认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日前在参观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时,亲自体验了反向物流系统和盈创智能回收机,当时即称赞反向物流系统前景不可限量。 通俗地说,反向物流系统和普通物流系统是相反的运营方式。普通物流系统一般就是企业生产产品,并通过物流系统流向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也就是由“中心”(货物集散中心)通过快递员,向“四周”(消费者)发散的过程。而反向物流系统则是把可再生资源(消费后的废弃物)重新回收,通过物流系统传递到企业手中进行再利用的过程,也就是由“四周”(可再生资源),通过回收员(也就是拾荒者)向“中心”(废品回收中心)集聚的过程。反向物流系统就是垃圾从回收到最终安全处理,全程安全可控的平台。通过反向物流系统可以实现从单品类回收到全品类回收的跨越。高效的反向物流体系,不但降低了运输成本,还使得可再生资源从源头到再生工厂全程可控,有效防止回收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盈创回收公司总经理常涛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反向物流是为了资源回收或正确处理废弃物,在高效及适当成本下,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消费点到产出点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反向物流是通过直接对垃圾的回收,在全过程实现所有成本及过程可控,减少风险,减轻人为因素。 对反向物流系统的运营方来讲,反向物流系统的实现过程是这样的:智能回收机或者回收员、回收车,遵照统一标准完成回收物的识别、称重、回收,同时通过一卡通充值、手机话费、支付宝、优惠券打印、现金等多种结算方式实现支付,通过回收车将可再生资源按照既定路线运送到目的地并入库存放,并实时传送信息至数据中心。无论哪个过程都是遵循反向物流系统的既定模式,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如果出现突发状况(例如放射性物质被丢弃后的及时处理等)可追溯至源头,并在短时间内作出应对及补救。 反向物流系统除了涵盖回收员、回收车之外,还设有回收终端,也就是智能回收机。盈创回收公司针对反向物流系统所开发的回收终端机,目前有两种,一种是智能饮料瓶回收机,通过投掷回收饮料瓶,其操作非常简单,只要将饮料瓶投入到回收机中,按照提示进行返利即可。另外一种为智能手机回收机,专门回收废旧手机,只要将废旧手机,连上数据线进行智能检测,回收机便会针对手机的剩余价值作出评估,然后通过银行卡充值的方式向用户返利。另外在手机的回收过程中,回收机会自动擦洗手机内的个人信息。这两种智能回收机都开创了国内先河,皆属国内首例。
曾经的拾荒者而今的公司员工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其他企业开发和运营这一系统,”常涛表示,盈创回收的反物流系统不仅能够开创了可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先河,还能够在北京解决十几万人的就业问题。 常涛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无论可再生资源回收,还是反向物流系统,都只有三个因素,人、车、垃圾。垃圾是“产品”,回收靠“人”完成,运输靠“车”完成。如果能够管理好人、调度好车、分类好垃圾,那么就是成功的。 盈创回收主要针对有二次回收价值的干垃圾(纸制品、塑料等),常涛表示,目前仅北京市每年产生1500万吨干垃圾中,回收利用的不超过800万吨,其余的垃圾全部去向不明,如果建立了反向物流体系,这些垃圾的去向将“有据可查”。其余800多万吨回收利用起来的垃圾可产生300多亿元的价值——这些价值是由北京十几万的拾荒者“捡来的”,而如果这十几万拾荒者疏导不恰当,将成为社会的潜在隐患。但是如果运营反向物流系统,那么拾荒者们就是反向物流系统的一分子。拾荒者们能够通过反向物流系统变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员,可以找到统一的“组织”、找到“家”,或者拥有行业归属感。 反向物流系统对于那些曾经的拾荒者、现在的合作伙伴而言,原有“谋生计”的方式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只不过通过反向物流系统的定时回收,他们节约了时间成本和路途成本,而且每位拾荒者回收了多少垃圾,都包含什么种类,都是实时可控,可追溯至源头。同时众多的结算方式也免去了他们去银行存“毛票”的繁琐。 反向物流系统通过人力和资源的整合,实现了人群变现。也就是人越多——即可再生资源回收员(拾荒者)越多,变现能力越强——回收员收集的可再生资源就越多,所产生的价值也越大。同时反向物流系统在不改变拾荒者现有从业方式的基础上,为他们营造更好、更便捷的生活方式,让他们看到行业的前景和努力的方向,不再当一辈子“收破烂的”。常涛表示,反向物流系统“也就是科技与互联网结合,以人为本,实现人群变现,和行业疏导相结合”,简而言之就是科技以人为本,新行业解决老就业。
中国式回收情景下的最佳就业方式
在国外,拾荒者少之又少。许多西方国家,如德国、欧盟国家等都采用饮料瓶押金制度,也就是消费者在购买了饮料的同时,也为饮料瓶支付了一定的押金,消费者需要将空饮料瓶投入饮料瓶回收机来换回押金。“这就导致拾荒者几乎不能存在,与我们国家是截然不同的。”常涛表示。 在我国,拾荒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依靠垃圾为生,甚至有些人将他们与垃圾画上了等号,除北京外,各个省市都存在拾荒者的身影。拾荒者的就业问题始终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解决,阻止他们继续从事“捡破烂”这个行业并不现实。对于政府来讲,如果“堵不住”大可以通过“疏导”来解决,如果一个城市应用反向物流系统,拾荒者的就业问题可以就地解决。 “北京有十几万拾荒者中,有许多已经形成了‘家族企业’,祖孙三代都从事废品回收行业,孩子们都在垃圾堆里玩大。”常涛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收废品行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和规模,都是零零散散,小打小闹,仅有的10多家废品回收公司,其规模也处于小微行列。从事可再生资源回收的拾荒者几乎都是”个体户“,所以北京十几万的拾荒者是绕不开也避不了的数目。 与其让他们自生自灭,不如制定行业标准,开创行业先河,将他们纳入旗下,成为盈创回收的合作伙伴或者员工,减少他们为生计奔波的烦恼,也增加盈创回收公司的废品回收量,是一举两得的双赢。常涛表示,除此之外,随着反向物流系统规模的扩张,盈创回收公司也将提供较多的工作岗位。随着盈创回收公司计划在2015年底于北京铺设5000台智能回收机,届时盈创回收公司仅公司内部预计能够提供的岗位数量将有爆发式的增长,达到2000~5000人,现在盈创回收公司仅有不到200人的规模。 反向物流体系能够为运营它的城市、国家解决的结业数量则是无法估计的,运营它的城市、国家拥有多少拾荒者,就可以通过作为盈创回收公司合作伙伴的方式来结束拾荒者们成为“社会闲散人员”的历史。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城市拥有10万名拾荒者,反向物流系统的运营就能够以将其纳入到反向物流系统中的方式,解决这10万人的就业问题。能力突出的合作伙伴在被盈创回收公司吸收为公司一员之后,享受企业为员工缴纳的五险一金和其他各项福利待遇,相对比拾荒者们原有的低保等社保来说,将实现两位数到四位数的飞跃。 常涛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目前智能回收机已经在北京地铁、公交、首都机场、学校、商场及写字楼等公共场所进行了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机关部委也都率先引进了智能回收机。盈创回收已经在北京设置了300个饮料瓶回收机,2014年末预计达到1000台,同时回收价钱与盈创回收公司的市场回收价格一致,投掷饮料瓶之后可以选择充值到公交卡或者换取现金、优惠券等形式返利,也可以选择爱心捐赠。常涛同时透露,他们将与各级政府协调,首先在大兴区选定几个小区进行反向物流系统的先期运营,接下来再逐步开展至全北京乃至全国范围。 常涛边演示边说道:“我们这300个回收机的实时回收情况可以通过手机来同步查看,其中饮料瓶的捐赠率在30%左右,我们与慈善组织合作将这部分钱用于改善拾荒者的生存环境上,例如支持其子女上学,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等。6月9日当天,饮料瓶的一次性最高投掷数目高达360个,这就是拾荒者的就近投掷,这不但减轻了他们的时间成本和路途成本,而这不过是一台小小的饮料瓶回收机做到的,如果反向物流系统开始运营,它所带来的优势更加势不可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