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7-01
2014-07-01 第B01版:专题 大 | 中 | 小 
一季度GDP增速创新低之后,尽管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发周期政策还可以来多少

作者: 张小平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4100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张小平

    尽管5月PMI等经济数据有所回升,但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近期,部分地方更是不断传出经济增长乏力的消息。
    如何解压?相信这个问题,萦绕在每个关心中国经济的人士心头。为此,中国经济导报编辑部将自本期起,在B1版连续推出“解压经济下行九个怎么办”系列报道。我们将从供给端、需求端,以及相关政策等方面,寻找出当前最能助力经济的办法对策。敬请读者关注。
    在一季度GDP增速下行至7.4%之后,二季度经济形势成为市场与决策层关注的焦点。6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院院士大会作经济形势报告时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各地发展不平衡,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
    近日公布的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8.8%,较4月回升0.1个百分点。5月份“克强指数”也明显回升,其中,5月新增信贷规模大幅超出市场一致预期,新增信贷达8708亿元,创10年来单月信贷数据的新高。
    尽管数据层面显示经济企稳迹象明显,为何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压力从何而来?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主要来源于房地产行业,5月份工业增加值确实有所回升,主要来源于基建投资的支撑,而房地产投资还在持续下滑,5月份已经下滑到了危机后的最低点了,并且房地产下滑的趋势还没有要止住的迹象。
    5月数据显示,作为房地产投资领先指标的销售额继续负增长,资金到位增速也继续回落,预示房地产投资仍将下滑。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学工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分析,根据测算,房地产投资每下降1个百分点,整体GDP就会下降0.1个百分点,今年1~5月份,房地产投资已经下降了6个百分点,对整体GDP的影响是0.6个百分点。要实现全年7.5%
的增长目标,政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预调微调。

专家:最迫切的是调整房地产政策

    4月份以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多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稳增长做出部署。
    近期推出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央行两次落实定向降准,金融支持外贸发展,银监会表示将调整存贷比考核指标,个别城市更大力度放开房地产限购,政府取消和下放部分审批权,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减税覆盖范围等。
    在徐高看来,当前矛盾的焦点还在房地产行业,如果仅仅靠基建投资来稳增长,需要的投资力度会很大,今年不太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刺激计划了,房地产的压力已经那么大,再不调整,就已经明显滞后了。一是要放松房地产限购,不宜再让地方政府偷偷摸摸地放松限购,在房价快速上行的时候出台的限购政策早就应该放松了,不能等到房地产市场崩盘了再调整;二是货币政策方面,对房地产行业来说,货币政策依然偏紧。房地产投资占整个投资的1/4,又与上下游有很紧密的联系,必须通过货币政策的放松来稳定房地产投资,仅仅定向宽松,还是很难稳住整个经济的大局,要么全面宽松,要么把房地产也列为定向宽松的范围。
    徐高认为,基建投资难以对冲房地产市场下行的负面影响,基建投资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基建投资的钱从哪里来,在目前的货币政策框架内,地方政府即使出台很多项目,也很难找到足够的资金配套;二是带动作用不如房地产,房地产有紧密的上下游之间的联系,投下去之后,还能带动包括装修、耐用品等领域。
    孙学工也指出,限购可以有所松动,毕竟限购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措施,还需要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转变,通过房产税等政策对限购进行替代。
    “房地产方面,对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也可以适当加大工作力度,坚持保量不保价的调控思路,推进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工作。”孙学工表示。
    近日,呼和浩特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正式发表“更正声明”称:《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切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第七项第二行括号内“含二套住房”应为“含二手住房”。呼和浩特成为全国首个正式发文放开限购的城市。
“现在的形势是,房地产行业还在不断往下掉,基建投资已经做得
差不多了,再加大力度,就不是微刺激了,因此只能靠房地产。”徐高表示。

投资: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有空间

    6月7日,国务院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再次强调“经济发展稳中有忧,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随后,地方版“稳增长”政策相继推出。
    广东出台了财政支持稳定经济增长的22条措施,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促投资稳增长的六条措施》。
    除了地方密集出台稳增长措施之外,官方智囊也纷纷为稳增长出谋划策。
    孙学工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政策储备方面,还有很多事情可做。财政政策方面,国务院确定了很多投资的重点,这些重点领域的资金需求应该最大程度地得到满足,可以从盘活存量着手,一是财政资金的总量较大,需要加快财政资金支出的步伐;二是与国有资本改革相结合,国有资本应该尽快从一些明显和国有资本的功能不符的领域退出,把这些国有资本投资到重点的领域和项目中去,暂且不说钢铁船舶这些产业,像餐饮、旅馆,还有各个地方政府建的度假村,就沉淀了大量的国有资产,这些领域和国有资本的职能明显不符。另外,更多引入社会资本,以PPP为代表,民间资本的引入也可以解决一部分的资金来源。还有目前正在试点的地方政府直接发债,发债的时间和范围都有拓展的空间。
    为加快财政资金支付进度,发挥稳增长效应,5月28日,财政部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加强支出预算管理,加快资金支付进度。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孙学工指出,从企业层面看,尽管很多领域产能过剩,但也存在一些现实的投资需求,比如,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企业对替代劳动力的机器设备的需求较大,可以出台类似于加速折旧和投资抵免的政策,支持企业的设备投资和设备更新。
    “货币政策方面,定向降准的力度和范围都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毕竟当前存准率高达20%,还有非常大的下调空间。利率方面,考虑到PPI是负数,企业的实际利率水平太高,加之当前总体物价水平较低,利率调整也有空间。”孙学工表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常务会,确定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并现场点名相关部门,中西部地区有利于产业承接的基础设施工程要尽快拿出若干重大项目,全力推进。
    孙学工认为,项目建设的重点应该和国务院的布置相一致,包括中西部的铁路、城市地下管网、保障房、棚户区改造、环保和水利,另外还包括改善民生的医疗、教育等领域。

外需和消费对稳增长有心无力

    外贸方面,5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包括加强进口、支持服务贸易发展、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等,以此缓解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此后,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出台稳外贸措施。
    对于出口形势,孙学工认为,尽管大家普遍预期会好转,但历史上出现过,大家预期出口能有好转的情况下,实际效果并没有那么乐观,出口对经济下行的对冲作用有多大,不太容易说清楚,应该从最坏处着想,往最好处努力。
    徐高则指出,出口的首要问题在于根本管不住,出口的强与弱,主要取决于国际市场,此外,尽管美国经济在复苏过程中,但未来出口改善的空间也非常有限,从今年4月份广交会的成交数据来看,同比增速进一步下滑,已经创下了几年来的新低,最好的预期是,出口不会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
    对于消费,专家普遍认为,其难以成为稳增长的有力措施。“以前采取过很多刺激消费的措施,但经验证明,消费很难作为一个短期稳增长的引擎。四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我国出台了非常强的刺激消费的政策,包括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但消费也不是稳增长的主要功臣。”徐高如是表示。
    孙学工也认为:“我们也不主张实施类似的政策,因为这种政策最终的结果只是使消费的时点发生了变化,很难影响到消费总量,政策一结束,马上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孙学工还认为,审批制度改革也是稳增长的有效手段。前期尽管下放了不少审批权限,但是部门之间的协调还做得不够,从企业的感受看,效果并不明显,如果政策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特别是促进部门之间的协调,减政放权的作用也会更加突出。
    但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我国政策储备肯定是有的,但不宜把火药库里的东西都拿出来,实际上我们一直在采取微刺激政策,我们在持续发力的过程中,对政策效果还应该观望。

链接
4月以来国务院部署的稳增长措施

    4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作用,确定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的政策措施。
    4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加大涉农资金投放。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落实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一定比例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
    4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批推出80个符合规划布局要求、有利转型升级的示范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5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支持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意见。
    5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6月6日,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今年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继续奋力攻坚,聚焦投资创业创新等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再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含金量高、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的行政审批事项,更多释放改革红利。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部署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