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9-23
2014-09-23 第B06版:地方与项目 大 | 中 | 小 

9省市披露去年负债情况 地方债务增速放缓

作者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936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刘宝亮

    地方政府债务增速正在放缓,其中2013年上海、北京两地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同比出现负增长。

9省市地方债务增速放缓

    截至目前,今年试点地方债券自发自还的10个省市中,除深圳外,其他9个省市均已完成发债工作,并且通过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文件和评级报告披露了2013年全年债务数据。此前地方政府债务数据仅公布至2013年6月底。
    与审计认定的2013年6月底相比,截至2013年底,除宁夏一地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增长超过10%以外,其余省市中有6个呈个位数增长,北京、上海两地还出现了负增长,其中上海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下降了4.6%,从2013年6月底的5194亿元降至2013年底的4956亿元,减少238亿元;北京则下降了2.3%。
    审计署今年上半年对9个省本级和9个市本级2013年6月底~2014年3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变化情况进行跟踪审计,从审计情况看,中央有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加强了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成效明显。抽审地区政府性债务余额增长3.79%,比2013年前6个月平均增速下降7个百分点,债务增速有所放缓。
    8月31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就预算法修改答记者问时称,根据审计署公布的全国截至去年6月底地方债务的情况,按偿债责任看,地方政府约有12万亿元的债务,包括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有担保责任和救助责任的债务。到去年底,从财政管理的角度来看,总规模并没有明显扩大,风险还是可控的。
    今年,上海、浙江、广东、深圳、江苏、山东、北京、江西、宁夏及青岛10省区市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自发自还债券总规模为1092亿元。
    在已披露了2013年全年债务数据的9个省市中,从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总额来看,江苏以8024亿元居首,其次为广东(6500亿元)、北京(6357亿元)、山东(5388亿元)、浙江(5238亿元)、上海(4956亿元)、江西(2575亿元)、青岛(897亿元),宁夏最低,仅559亿元。
    与2012年相比,2013年多地负债增长率仍较高。不过,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债务增速明显放缓。比如浙江和江苏两地去年上半年负债增速超17%,而下半年这一数字则分别降至约3%和5%,降幅明显。而北京和上海下半年负债增速出现负增长。

得益于各种管控措施出台

    据这些省市财政主管部门介绍,各地债务增速有所放缓,主要得益于各种风险管控措施的纷纷出台。
    上海市财政局有关人士介绍说,上海债务增速得以控制是因为上海建立了相对规范的政府性债务制度。2014年,上海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政府性债务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本市“十二五”期间政府性债务控制目标,并从化解存量债务、控制新增债务、规范举债融资、强化债务监管等方面对加强本市政府性债务管理提出具体要求。此外,上海市还加强了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规范管理,控制并规范本市政府性债务举债和担保承诺行为。
    北京市财政局有关人士介绍说,北京债务增速放缓,一方面得益于北京市政府采取严格控制债务的措施和加快土地出让等政策,尤其是将规模较大的土地储备债务归类到“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另一方面得益于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近年来,北京市通过整合融资平台优质资产、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控制债务举借方式,提升了融资平台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降低了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风险。2013年,北京市共有13家融资平台公司发行债券。截至2013年底,这13家政府融资平台资产总额6689.44亿元,负债总额4390.44亿元,资产负债率65.63%。整体上来看,北京市政府融资平台数量较少,北京市政府或有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类似的债务管理制度也在其他各省市建立。比如截至2013年6月底,广东已经在省本级、18个市、58个县(市、区)制定了综合性的债务管理制度,8个市和29个县(市、区)建立了债务风险预警制度,省本级、16个市和45个县(市、区)建立了政府性债务偿债(还贷)准备金制度,上述地区各类偿债准备金余额合计578.85亿元。
    2011~2013年,广东省作为国家首批自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试点省市,通过公开招标投标方式分别成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91亿元、113亿元和157亿元(包含2011~2013年深圳市单独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22亿元、27亿元、36亿元)。债券发行筹集的资金和还款来源均纳入预算管理,债券资金须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并报同级人大批准后使用,提高了债务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在促进建立更加科学、透明、风险可控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上做了积极探索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