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10-14
2014-10-14 第A01版:头版 大 | 中 | 小 
改革元年话改革·2014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回眸及全年展望系列综述(二)

简政放权:纵横联动,监管协同

作者: 张晓哲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414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晓哲

    “要把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的1700多项再削减1/3以上。”这是2012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任之初,代表新一届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今年已经过去3个季度,国务院已先后取消和下放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专家表示,“1/3”的任务基本已经完成,未来一段时期,在加强监管以及加强中央与地方对接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含金量越来越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一届政府把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作为“开门第一件大事”,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便是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放管并重,建立纵横联动协同管理机制,实现责任和权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
    “决心大、速度快,影响大。”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如此概括简政放权的鲜明特点。他表示,从数量上看,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取消和下放了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任务基本完成”。
    而从质量上看,这次改革是在以往简政放权的基础上推进。中国法学会2013年6月发布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2)》指出,国务院10年来共分6批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69.3%。“在此基础上,放权应该说越来越难,含金量一批比一批高。就像跳高,每增加一厘米都是很大的突破和挑战。”张占斌说。
    9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就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来自会上的消息显示,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简政放权、政府职能转变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李章泽表示,一年多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公布了“权力清单”,修订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减少、整合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开展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工作……简政放权相关举措持续发力,激发市场活力成效显著。
“在中高速增长成为新常态的当下,不能实行过度的刺激政策,以简政放权释放企业和市场活力,意义重要。”张占斌表示,这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廉洁有效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要求,同时有利于探索如何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关系,使地方管理更有针对性。监管应越来越严“放管结合,以管促放”是简政放权的重要原则。随着前置审批事项的减少,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得到加强,包括告知性备案、发挥相关行业协会作用、制定行业从业标准等。放权与严管“两个轮子一起转”,才能更好地提高政府治理水平。
    随着简政放权的推进,不少省份相继亮出权力清单。辽宁、山东、河北等省份将编制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工作提上日程。作为全国首个在网上完整晒出省级部门权力清单的省份,浙江6月份就公布了涵盖42个省级部门共4236项行政权力的清单,市县权力清单工作计划于10月份向社会公布,实现“清单之外再无权力”。
    从部门来看,国务院审改办3月17日公布了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汇总清单,涉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等60个国务院组成部门。近日,交通运输部法制司副司长魏东表示,去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已经取消下放22项行政审批事项,各省取消和下放平均比例占原有行政审批事项的1/3以上。下转A3版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