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10-14
2014-10-14 第A02版:新闻纵深 大 | 中 | 小 

贯彻落实《关于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西部地区座谈会召开

作者: 唐泰 马川军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860
    中国经济导报讯 唐泰 记者马川军报道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成都召开贯彻落实《关于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西部地区座谈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西部地区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我国在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长期积累的问题和风险日益凸显,面临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并存等问题,经济增速高位回落,已经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各地要主动适应这种新常态,对困难和问题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会议强调,面对当前宏观环境,认真抓好《指导意见》贯彻落实,积极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对于促进区域梯度联动协调发展,实现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意义深远。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注意把握工作重点:一是坚定深化改革的创新精神。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要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把着力点放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创造性地贯彻《指导意见》,敢闯敢试、开拓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研究探索更适合西部发展的道路。二是推进产业集聚发展。要加强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要特别注重智力要素和园区的融合,把园区建设和科研院校、人才培养引进等结合起来,使园区成为新知识、新技术、新创意的策源地。三是找准承接产业转移的定位。西部地区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防止原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简单平移,要找准承接产业转移的定位和方向,把城市特色和产业优势结合起来,减少产业转移和承接的盲目性,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四是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改善软环境,要创新思路、方法和管理制度,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政府服务和法规制度保障,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同时,会议还进行了交流发言,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反映了西部地区在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和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意见。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