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1-06
2015-01-06 第B01版:发展 大 | 中 | 小 

虚拟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不应相悖

作者: 吕昱江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562
上周重大财经新闻评述

    【工业利润减速趋势明显短期恐难改善】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761.2亿元,同比下降4.2%,降幅比10月扩大2.1个百分点。多方分析认为,工业利润减速趋势明显,与当前工业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关系密切,调控当局有必要进一步宽松货币。
    【工信部部长苗圩:资源大量向金融地产证券领域流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求是》2015年第一期发表了题为《打造新常态下工业升级版》的署名文章称,随着经济增速下行,各种矛盾逐渐显现,市场信心不足,给工业企业投资决策、融通资金、生产经营等造成明显负面影响。由此导致资金、人才等资源大量向金融、房地产、证券等领域流动,难以吸引到优质要素资源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2015年A股预期向好】经历近7年熊市煎熬之后,A股在2014年迎来转折的一年。2014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突破3200点,收盘3234.68点,上涨2.18%;深证成指收盘11014.62点,上涨2.73%。至此,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全年分别累计上涨52.87%、35.62%。对于2015年A股,机构几乎一致看好,不少观点认为牛市刚刚起步。
    【人大常委会专题听讲证券市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12月2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十四讲专题讲座,题目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张德江委员长主持讲座。
    评说:
    长期以来,中国股市和国民经济体系成长的关联程度和内在逻辑脱节,中国股市的涨跌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周期不弥合,有其独立的发展路径。而通常情况下,如果实体经济表现不佳,银行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情况,间接融资不畅,直接融资能够助推一臂之力。可中国现在的情况却是,本应该辅助和反映实体经济发展情势的资本市场,反而好像和实体经济没什么关系。
    尽管央行持续注入流动性,特别是近期降息打开利率下行、货币宽松空间,资金“脱实向虚”却在加剧。资金“向虚”带来股权融资热潮的好处,金融部门融资占不小份额,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局面并未逆转。
    在不良贷款率上升态势下,大量资金不敢投入实体经济,但却隐藏在金融体系中伺机而动。此时,仅靠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问题。
    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基本共识是:经济增长速度与储蓄-投资率成正比。特别是,当代新增长理论认识到,投资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激发技术进步与促进知识外溢的意义。
    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际进程和成效看,由高储蓄支撑的高投资,是我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中国收入高速增长过程中国民储蓄率上升,企业创新能力释放提升资本回报率,带动资本形成、深化和资本存量增长的加快,持续改变社会生产函数结构与提升效率,推动技术、产业与经济结构向更高水平演变并逐步实现经济赶超。
    当前,显然中国不缺储蓄资金,然而仍缺少高效资本,仍需长期较快投资提升人均资本才能实现中国持续追赶目标。从另一方面看,粗放型投资驱动转为集约型投资驱动并合理扩大消费的转变过程中,结构性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仍十分突出,相当规模地增加有效投资对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尤显重要。为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撑条件愈来愈迫切。
    力推金融改革是创造高效资本的直接必要条件。这就要加大资本市场改革力度,完善资本市场体制以健全和提升其直接融资功能,改变我国许多企业在国外上市以高价利用外资、官方储备向国外低价输出储蓄等不合意格局;这就要加快利率、汇率等宏观要素价格改革,避免负利率条件下储蓄追逐资产泡沫过度投机,避免汇率扭曲导致资源低效配置。
    (栏目主持: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吕昱江)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