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01-20 第A02版:新闻纵深
|
大 | |
中 | |
小 |
|
|
西藏阿里:农牧民增收摸得着 |
|
|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232 |
|
|
|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中国经济导报讯近年来,西藏阿里地区把实现农牧民增收作为最主要的工作任务之一。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阿里地区坚持“夯实一个基础、转好两个轮子、搭建一个平台、落实三项措施”的方针,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实现农牧民增收目标。截至目前,已统计完毕增收项目389个,总投资36.8亿元,组织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8.7万人次,实现劳务创收9264.565万元。根据统计情况分析,2014年全年可实现农牧民增收2亿元的目标。 阿里地区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促进农牧民增收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主要包括农牧区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教育事业落后和人才缺乏,自然环境影响牧业发展稳定,以及市场发育缓慢影响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牧民生活质量改善等。 针对上述困难和不足,阿里地区发展改革委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制定了2015年促进农牧民增收计划。 一是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牧区基础设施的投入,既可以通过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农牧民增收,又可以使农牧民通过参与项目建设直接获得报酬,因此成为拉动农牧民增收的有力杠杆。2015年,阿里地区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衔接,尤其在乡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乡村小水电站建设、游牧民定居、乡镇政权建设等方面,继续加大为农牧民办实事的力度,为农牧民增收创造新机遇。 二是努力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根据西藏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和畜禽繁育改良基地、育肥基地、饲草饲料加工基地、副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强化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措施的落实和服务,大力推行良种良法等先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及技术措施。依靠畜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大幅度提高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农牧民收入增加。 三是加快发展农牧区公共事业。重点抓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设施等工作,进一步普及和巩固农牧区义务教育成果。同时加大对农牧区中小学校改扩建工程的投入力度,加强农牧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加快乡镇文化站建设,推动农牧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 四是按照“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先发展”原则,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包括继续整合农口资金,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投入,加快农牧业特色产业的扶持和开发,增加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牧区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凡与农牧民关系密切,技术含量适宜的项目和建设内容,组织农牧民参与实施;鼓励农牧民参与旅游、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努力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小城镇基础建设,发展壮大区域经济,等等。 五是正确把握政策机遇,促进农牧民增收。在农牧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一系列富民政策,紧紧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根主线,团结协调,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开拓市场、参与市场、占领市场,努力开发特色产品,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不断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为农牧民增加收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刘亚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