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1-20
2015-01-20 第A04版:环球经济 大 | 中 | 小 

浙江金华:通关一体化让企业受益

作者: 沈贞海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901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中国经济导报讯 前不久,浙江省永康市某公司从赞比亚进口的阴极铜,在金华海关驻永康办事处顺利办结通关手续。截至目前,该企业借力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出口额已达千万美元。
    “以前,我们的货物放行还要去口岸加盖放行章,现在无须再到口岸加盖放行章,通关速度快多了。”该集团公司进出口部负责人表示,“这不仅免去了企业来回奔波之苦,通关费用也节省了不少,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从2014年9月22日起,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在长三角5个海关——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开展试点。第二阶段改革于2014年12月1日启动,长江经济带12省市由此形成“多地可通关、多关如一关”的通关新格局。
    “此次改革开创的一体化通关模式,消除了属地报关的门槛,本地所有进出口企业都能享受‘家门口’的通关服务便利。”金华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属地海关放行后直接到口岸提取货物,无需用海关监管车辆进行途中运输,可以说实现了‘零门槛,低成本’。”
    浙江某物流公司负责人表示,自己刚刚申报的一批急用进口棉纱,几分钟内就通过了金华海关审核。“一体化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很大便利,原来我们B类企业做不了‘属地申报,属地放行’,但一体化改革后,我们在口岸进口的货物也可直接在本地放行了。”
    据悉,为进一步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企业的受惠面,金华海关联合地方政府开展了专题服务活动,召开多次政策宣讲会,并开通QQ、微信组织在线答疑。他们主动走访辖区重点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面,使改革惠及更多企业。
    目前,金华海关通过区域一体化作业平台共接受报关单43940票,进出口总值28.39亿美元,辖区内受益于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企业已达1462家。
    区域通关一体化是海关总署重点改革项目之一。实施此项改革后,企业可自主选择经营单位注册地、货物实际进出境地海关或其直属海关集中报关点办理申报、纳税和查验放行手续,实现“多关如一关”。同时,改革后取消报关企业跨关区从事报关服务的限制,允许报关企业“一地注册、多地报关”。(沈贞海)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