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3-28
2015-03-28 第B01版:发展 大 | 中 | 小 

适应经济新常态完善社会发展的目标与指标

作者: 丁元竹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929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专家建议,这些能不能在“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具体化、指标化和标准化?

丁元竹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建议“十三五”规划考虑适应经济新常态,调整社会发展的目标与指标,通过社会治理创新,进一步补好发挥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短板,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形成一个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局面,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完善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社会发展指标

    经济进入新常态,必然引导整个社会进入新常态。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处世方式、社会结构等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也都需要通过编制一定的指标体现出来,适度增加一些民意指标和调查指标可以将“十三五”规划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重视使人们养成平常心态和培育共同价值。
    适应新常态,社会建设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软件配置。社会建设不仅仅是对社会领域的资金投入、设施建设和服务提供,还包括更加广泛的社会内容。以往的5年规划往往把财政对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作为重要的考量指标,以此来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十三五”时期要继续强化这些指标的作用,但同时要考虑社会发展中的软性因素。
    社会建设的软性因素首先要重视使人们养成平常心态和培育共同价值,在此基础上形成公共精神。建议加大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发育、社区参与等指标的权重;研究与个体行为和个体心态有关的指标,并将其纳入规划目标中。“十二五”规划就提出了“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这些能不能在“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具体化、指标化和标准化?关注社会建设参与主体之间的互信
    社会建设,要建立参与主体之间的互信。试想,缺乏这样的互信,社会建设主体的动力何在?仔细想想,发生在基层的种种问题,基层政府和社会组织给百姓解决了多少,百姓是否满意?如果我们的基层组织不是真心解决群众的问题,群众对政府部门的工作不满意,何言信任,又何言社会活力激发?这一方面要进一步研究规划本身的落实,确保“十三五”规划目标和各项具体指标落地,另一方面要完善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议进一步优化年度计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把主要指标分解为年度目标;切实贯彻年度计划报告制度,尤其是要重点考核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通过媒体、舆论等实现人民的监督。

总结经验,在更大范围鼓励创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十三五”时期,经济进入新常态,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必须推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这就需要一个激发社会活力的环境和氛围。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公共服务设施如何才能跟城镇化特别是城镇人口保持一致、如何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村民生活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等问题,分别在西安、天津、郑州、常熟等地推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教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合作、公租房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市场发展,以及建设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等,出台了综合配套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取得显著成效。建议“十三五”时期在更大范围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大胆创新。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

链接

    “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坚持战略、目标、任务、实用、法治五大导向

农业部扎实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据《农民日报》报道,今年2月10日,农业部召开“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专题部署会,安排“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编好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余欣荣指出,编制好“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规划要坚持正确导向。既要立足当前,也要着眼长远;既要立足农业,又要跳出农业看农业;既要立足国内,也要放眼世界。具体而言,要坚持五大导向:一是坚持战略导向,把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全过程。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围绕“稳粮增收、提质增效、质量安全、持续发展”的总目标,科学设定各领域发展目标。三是坚持任务导向,抓住各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环节,作出科学合理的任务安排。四是坚持实用导向,谋划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解决一些行业和领域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五是坚持法治导向,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强化农业法制建设。
    余欣荣要求扎实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求真务实,做到一部规划一套人马,责任到人;做深做实前期研究,把重点问题研深研透,加强基础性研究,注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更加注重定量分析,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创新规划编制方法,坚持民主编规划、开门编规划,真正汇聚民智、体现民意;加强沟通衔接,齐心聚力,强化规划间衔接配套;倒排工作时序,按时完成各项编制任务,努力编制出高质量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规划。
    据介绍,此前农业部已经按照中央要求,研究制定了“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包括1个总体规划、15个专项规划、2个区域规划、7个建设规划。

湖南“十三五”规划征集各界意见

征集时间为2015年1月30日至12月30日

    据《湖南日报》报道,今年1月30日,“湖南省‘十三五’规划大家谈”活动拉开序幕,邀请社会各界为湖南省“十三五”发展建言献策。
“十三五”规划是经济新常态下编制的第一个5年规划。为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更好地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在“十三五”规划编制期间,同步开展“湖南省‘十三五’规划大家谈”活动。活动主题为“把握新常态,共绘新蓝图”,重点围绕创新驱动、开放发展、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环保、深化改革、法治建设10个方面,设置27个议题,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征集时间为2015年1月30日至2015年12月30日。关注湖南发展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及其他组织和机构或是个人,既可以提建设性的建议,也可以提批评类的意见。
    湖南省发展改革委网站开设“湖南省‘十三五’规划大家谈”专栏,公众可以通过网络留言、微信留言、电子邮件等方式参与。对公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将择优在湖南省发展改革委网站及湖南省主流媒体公开发布,同时提供给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供编制“十三五”规划参考。优秀建言者将有机会获邀参加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专项咨询活动。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