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04-11 第B08版:医疗与保健
|
大 | |
中 | |
小 |
|
|
谁的红包谁做主 |
|
|
作者:
陈禹安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079 |
|
|
|
陈禹安
孩子的红包到底该由谁来做主呢? 这个问题似乎从未成为一个真正的问题。但是,浙江乐清一位母亲却因为取走了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钱,被老公和子女告上法院。法院作出判决,这位母亲不但要把钱还给孩子,还必须赔偿由此带来的利息损失。 这一判决,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会产生震撼性冲击。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不但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父母可以随意做主,而且,子女的一切,不论是婚姻选择,还是事业前程,父母都可以做主。 这样的观念源远流长,也正说明了中国人的自我观是何等殊异。 中国人的自我从来就不仅仅是包含自身的,而是一个极为庞杂的、由血缘或亲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族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屡见不鲜地看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这个硬币的背面,则是如出一辙的一人遭殃、诛连九族。 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从来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所以,一个人的成功动机,往往不但是为了光宗耀祖,同时也是为了荫蔽子孙。 当这样的自我观念推而广之,入而深之,就连一个人最为宝贵的生命都可以由父母(并推延至封建君主)主宰。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就是一种极端的体现。 当然,如果站在客观中正的立场上来看,中国人这种特殊的“自我观”也并非全无积极作用。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与这种外延绵广的“自我观”不无关系。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大包大揽的自我概念,也透出了个体意义上的中国人对边界意识的模糊与匮乏。正因为人与人之间缺乏边界意识,才会出现种种越俎代庖且自以为正确的行为。 上述判例中的那位母亲,一定认为自己支取未成年子女的存款是天经地义、名正言顺之事。而涉事银行在这位母亲不知道存折密码的前提下,竟也允许她以监护人的身份顺利提取存款。可见,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心目中,这位母亲的行为是合理且正当的。 但是,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已经让我们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边界意识的重要性。没有边界,就没有自由;没有边界,就没有效率。如果人人都可以为他人做主,整个社会就会乱成一锅粥。如果人人都被他人做主,整个社会就会出现严重失衡失序。 古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厘清人与人之间的合理边界,就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一个社会规则。当然,我们倡导厘清人与人之间的合理边界,并不是要疏离亲情,隔断友爱,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平衡、人际的和谐,从而真正建立一种健康、良好的系统性秩序。 就让每个人都有权利、有能力、也有动力为自己的“红包”做主吧!(作者系心理管理学专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