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4-11
2015-04-11 第C02版:市场 大 | 中 | 小 

环境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不是梦

作者: 白雪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723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白雪

    “2015(第十三届)水业战略论坛”上,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总编、E20研究院院长傅涛指出,目前环境产业面临着大需求和小产业的反差。70多家环保上市公司,年度收入总和大约只有1000多亿。从这个角度看,环境产业走向支柱产业好像是个梦想。
    环境产业能够承受支柱产业之重吗?将如何走向支柱产业?傅涛以大时代为背景,深刻剖析并强调:环境支柱产业不是梦。

国务院四个文件很重要

    “环境产业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环境服务的外部化。环境产业有两大甲方,一个是排污企业,他们本身不愿意治污,如果政府监管标准不到,监管不严,其环境产业的需求意志必然是断断续续和不理性的,这就造成工业治理领域的环保企业没有做出规模。”傅涛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另外一个甲方是地方政府,上世纪90年代开始,环保需求陆续释放,经历了设备、工程、投资服务、综合服务四次升级,政府在一步一步将市场让出来。当地方政府的权利真的被装进笼子,所有的边界性公共服务都由市场提供时,让出来的市场空间将非常大的。”
    “在环境产业变革进程中,有4个文件特别重要。”傅涛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
    第一个文件是2013年96号文件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个向社会力量采购公
共服务指导意见,约束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权力,出发点是行政体制改革,削减地方政府职能,能让市场干得事情让市场干。
    第二个文件是43号文件即《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针对投融资平台改革,涉及中国地方政府十多万亿的资产,通过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拉动地方城投公司的资产重构,地方城投公司都开始考虑自己的去向问题。
    第三个文件是60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发点是引入社会资本。这个文件回答了环境基础设施的增量问题。地方政府的财政不作为环境领域主导的直接投资主体,但可以采用股权基金方式进入企业股权,也为项目融资开绿灯,明确讲到项目收费权等是可以抵押的,这也是困扰环境产业很久项目融资领域的突破。
    第四个文件69号文即《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说的是环境污染的第三方治理。文件拓宽了一般意义上第三方治理的范围,把市政拉进来了,原来传统意义上第三方治理是工业废水治理。
    傅涛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上面四个国务院的文件才是核心,上述总体政策的90%都是利好,对以市场为导向的主体来说是越来越好,是制度红利。”

四个维度认知环境产业

    傅涛强调,环境产业进入大时代,产业在重构,需要从4个维度重新认知环境产业。
第一个维度——水务行业的12
个细分领域。市政污水处理、市政供水服务、再生水服务、污泥处理处置、工业废水处理、海水淡化、原水服务、回用园区水处理、景观水、河湖治理、地下水、雨水,这些领域并不完全是特许经营的领域,但都是公共服务的领域。
    第二个维度——关于产业树和产业链。“2014年,E20研究院发布的战略地图系列,完整定位出了中国环境产业内由装备、材料生产制造商领跑者组成的阵容。今年,E20研究院启动了《环境产业战略地图(1.0版)》的修订工作:预示了I方阵(环境产业一级开发商)即将形成的趋势,从而诠释产业树概念。”傅涛解释说。
    第三个维度——产业服务的转型。上世纪80年代之前,没有进行市场化改革,水务行业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没有真正的市场存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全面推进,水务行业迎来了第一个产业定义期设备制造。以宜兴产业园区为代表的一批制造业公司在这个时期产生,第一次有了政企层面。上世纪90年代之后,产业经历了工程服务及投资运营服务两大时期。
    第四个维度——产业层面与细分领域的组合。怎么将以上三个维度组合,是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细分领域处在不同的产业层面上,而且产业层面还在不断上移。因此,我们不能静态的看待环境产业,也不能静态看待水务行业。”傅涛表示。

2015年环境产业十大预测

    在谈到对2015年环境产业的预测,傅涛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2015年有10个方向值得大家注意,这也是我们的大梦想。”
    第一,层面清晰化。我们的新环保法2015年1月1日开始施行,期待已久的“水十条”即《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将发布,加上2013年发布的“大气十条”。“这些政策法规与原来政策不一样,里面没有动辄几万亿的字样,它们谈的是环境治理的责任和效果。”傅涛表示。
    第二,需求广域化。现在的环境企业做非常清晰的单一服务的,当环保法到位,监管到位,公众参与到位,让很多原来被忽略的环境需求就会凸显,需求面更宽。
    第三,服务纵深化。环保部正在修订新的污水排放标准,其实不光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几乎所有排放标准都在提高的进程中。
    第四,收益衍生化。傅涛认为,“在目前背景下,环境产业应该认真考虑如何更多从别的行业得到补贴,怎么样才能剪别人的毛呢,其实服务做到极致,会产生衍生效益。”
    第五,服务综合化。这里涉及几个概念,政府采购环境公共服务是一种甲方行为,环境治理第三方服务是服务形式,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是一种商业模式,环境一级开发商是企业的定位,综合环境服务业是一种产业总称,PPP是一种资金和资本投入形式。傅涛认为,“这些概念在这几年逐渐成型,勾勒出了综合环境服务面向效果服务的诸多要素。
    第六,资本杠杆加大。“国家目前允许和鼓励社保,养老的资金进入到环保项目,环境产业的大资本时代已经到来,我们也在组织一批环保上市公司,联合发起产业基金,通过金融杠杆和风险控制体系实现大资本的对接。”傅涛表示。
    第七,跨界进入加大。目前成熟的跨界进入可能是大的央企和有实力的大型民企。至少十几家著名央企都在考虑是不是进入环保行业,有几家已经进入。通过并购实现跨界进入是大资本集团最简洁的途径,但是必须跨过数十亿以上资金门槛,才能进入。
    第八,资本推动产业变局加速。傅涛预计,2015年至少30家环境企业会进入不同的资本市场,包括新三板。
    第九,价值链重构出现端倪。傅涛预测,环境产业从目前的B2G或B2B,最终会变成B2C。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多是一个思
维,互联网思维会不会颠覆环境产业,当环境产业变成B2C的时候,互联网一定会颠覆环保行业。
    第十,是产业协同与合作深化。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