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9-18
2015-09-18 第B02版:发展·周末观察 大 | 中 | 小 

房地产拐点已到 李嘉诚撤资很正常

作者: 刘世锦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469
     学人简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内容辑要: 李嘉诚要把房地产从中国大陆撤出去,我认为很正常,中国房地产高速增长期和密集型的产业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了。
刘世锦

    大家知道现在有一个高频词叫做新常态。新常态最重要一个特点就是增长速度放缓。大概从2010年的一季度开始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增长一直是下行的态势。对这样一个变化,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做出的判断,从后发成功追赶型经济体的经验来看,人均GDP达到1100国际元的时候,出现增长速度的放缓是完全符合规律的。
    从国际经验还是从经济学的逻辑上来讲,出现增长速度的转换是完全正常的,符合规律的,也是中国经济走上成熟的一个表现。
    在中国增长速度放缓的同时,应该注意中国经济所发生的结构转换。几年前你如果到中国来,大家都在批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问题。什么问题?投资为主、工业为主,更多的依靠外需,更多的依靠要素的投入。但是这种状况在过去两三年以及今后一两年的时间里面都会发生一个转折性的变化。2012年中国的消费已经开始超过投资。2013年中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最近几年,中国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由过去20%以上的常态转到了我们认为今后几年5%到10%的水平,去年我们增长2%多一点。
    除了这些结构变化之外,中国就业形势最近几年还是不错的,去年前三季度就完成了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的目标,这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数扩大有很多关系。中国增长的速度虽然是放缓了,但是人们容易产生一种数字幻觉,比如说2000年的时候,中国经济总量是1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0%就是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就是1000亿元人民币。
    2014年中国GDP总量已经到了63.6万亿元,增长1个百分点是6000多亿,算上通胀最多增长3个百分点,就相当于2000年增长10个百分点。
    所以,前两天经常有报道说投资者撤出大陆,比如李嘉诚要把房地产从中国大陆撤出去。笔者认为很正常,中国房地产高速增长期和密集型的产业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了。另外,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进入中国很正常,我们去年吸引全球外资企业是第一位的。
    总的来讲,最近几年中国的增长速度是在放缓的,这是符合规律的。更重要的是在速度变化的背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取得了具有转折意义的变化。我们经济转型过程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几个环节,比如说风险控制的问题、就业的问题、居民民生改善的问题,等等,在这些方面我们总体上还算稳定。所以笔者从这些角度来看,对中国经济最近几年的进展,大家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怎么看下一步的经济走势?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还比较大。大家很关心下行到什么时候是一个点,我们讲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所谓中高速增长的底在何方?我们判断目前还在转换当中,这个底还没有找到。在没有找到以前,经济下行的压力始终还是存在的,在什么情况下它能够触底?笔者认为有3个条件:第一个是高投资要触底,3个方面要落地。第一个方面是出口,中国的出口已经调整到位了。第二个是基础设施,其实它的高峰期是在2000年左右,也是调整到位了。正在进行的就是中国房地产的调整,去年开始出现回落。当然,在中国国内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讨论,有人认为是短暂周期性回落,但是我们看法是很明确的,是历史性的拐点。原因是构成中国房地产70%以上的城镇居民的历史需求峰值是1200万~1300万住房,这个峰值去年已经达到了。达到以后,今后这些年逐步平稳的走,逐步下行。
    但是中国房地产的调整是比较复杂的,比如说像北京和二三四线城市情况不一样,是一个分化的态势。但是在可预期的将来,会在波动中间逐步的调整到位。
    (本文根据作者在国研智库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言整理)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