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09-18 第B03版:产业·投资
|
大 | |
中 | |
小 |
|
|
改善东北投资环境 干部管理体制亟需改革 |
|
|
作者:
杨虹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367 |
|
|
|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杨虹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在大连举办的2015年新领军者年会即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东北振兴问题成为专家和媒体热议的话题之一。对于东北投资环境“恶劣”,招商引资采取“关门打狗”做法等问题,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若改善东北投资环境,干部管理体制亟需改革。
民营企业投资东北,制度成本过高?
近段时间,关于东北的投资环境,一些业内人士用“关门打狗”来形容。原辽宁省委书记王珉曾对媒体表示,辽宁省这个工业大省的部分部门、官员在招商引资之后,动辄“关门打狗”,即以各种理由对民营企业进行罚款。这使得不少为辽宁国企配套的南方中小企业,或撤资回乡,或转战他地。有的配套企业迁到天津或河北,仍与辽宁国企有业务往来,宁肯多付运费,也不再付“制度成本”。 对于上述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东北的投资环境确实亟待改善,东北干部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确实是迫在眉睫。” 所谓“关门打狗”,是指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以各种优惠条件,将外来资本成功引入本地后,突然撕破脸皮,运用地方政府的各种关系,结成权力之网,将投资者的投资截流、挥霍后,最终让其“裸奔”出去。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事实上,不止在东北,其实其他省市也发生过这种现象,只是东北表现得更加“野蛮粗暴”和“直截了当”,这种做法的后果是使得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民营企业,在东北发展举步维艰。
政府:沟通市场而不是过多干预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对于“关门打狗”的说法有另外一种解读方式,他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对于现代企业制度或者企业规则,南方和北方有一些地域上的差异和文化上的差异。很多时候是沟通方面不够充分,并不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朱宁分析说,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来说,在南方,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沟通机制会更通畅或者更有效,更频繁一些。而东北一些传统计划经济色彩较重的地区,政府跟市场之间,或者政府跟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地位,与南方地区有差异。 李铁指出,改善投资环境,为市场经济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分的空间,无论是东北还是全国,都有非常大的回旋空间和潜力,这也是当前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就吉林而言,一方面,投资更大的潜力在于释放市场的活力,激发民间资金的投资热情,政府需要在市场环境建设和引导基金建设等方面做工作。”盘古智库理事长助理周济近日在考察完吉林省的投资环境之后,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吉林省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都在持续放缓,商家投资的整体热情也在下降。 周济指出,要提高投资效率,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而不是政府什么都管。实际上,追求投资效率是资本的本能,但是现在太多的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政府天生就没有追求投资效率的动力,所以造成现在投资效率低下的局面。 对于东三省而言,第一,政府必须让渡出投资空间给民营机构,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第二,要在自己的投资项目中引入更多的民营资本,让民营资本按照市场规则,平等地参与到和政府资金的合作中来。这样可以让市场的力量监督政府投资的决策和执行过程,提高投资效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