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10-14
2015-10-14 第B01版:发展 大 | 中 | 小 

经济数据看运行

作者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479
美非农就业数据不佳加息概率或降低

    10月2日,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非农就业总体逊于预期。9月非农就业仅新增14.2万人,大幅逊于预期的20.1万人,连续第二个月低于20万人。
    新增非农就业部分来自政府就业,9月新增2.4万人,6月以来月均新增2.9万人,之前一年政府就业月均仅新增6000人。私人部门近两月新增就业为3年最低,9月仅新增11.8万人,而8月仅新增10万人,是前一年月均(23.6万人)的一半不到。
    点评:
    美国9月就业增长大幅不及预期。究其原因,一是强势美元、全球经济放缓令制造业继续承压,而油价再度大跌使得采矿业雪上加霜;二是近期全球市场大幅波动,企业对经济金融不确定性的担忧可能打压劳动力需求,但该影响或较短暂;三是劳动参与率下降以及失业率接近充分就业水平,使就业增长动力趋弱。由于非农就业数据波动性较大,仍需综合考虑其他数据,来判断疲弱态势是否持续。
    9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低于预期,使得市场对加息的预期大幅下降,就业数据公布后,美元、美债收益率出现下跌,而黄金、日元和欧元则快速上涨。从美联储基金利率期货市场隐含的预期来看,市场对2015年年内加息的预期从43%大幅下降至29%,而对10月28日美联储会议加息的预期仅为6%,这意味着,市场认为9月疲软的非农就业数据会导致美联储官员调整对加息的整体预期。
    虽然美联储加息预期回落,但数据公布后,风险资产如标普股指期货快速下跌,反映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大于流动性宽松的预期。连续两个月非农就业增长疲软后,市场开始质疑货币宽松对刺激美国经济的有效性,未来仍需继续观察其走势。

PMI微升或难持续

    10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后出现微幅回升。
    从PMI五大主要分项来看,生产指数、新订单和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有所回升,原材料库存指数出现下滑,就业指数持平。生产指数为52.3%,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7.9%,与上月持平;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5%,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点评:
    9月PMI小幅反弹,仍低于荣枯线。不过回升或难以持续,因为从历史数据来看,由于中秋、国庆等节日关系,9月PMI通常都会高于8月份,此后几个月通常会走低。
    需求小幅改善,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双双上升。目前,外部经济环境较为稳定,但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传统出口企业竞争力持续下降,整体出口形势仍较为疲弱,新出口订单指数已连续12个月处于分界线以下。同比来看,整体需求偏弱的态势仍然较为明显。
    供给端扩张加快,企业采购备货活动降温。在需求的带动下,产出指数上升,扩张势头加快;原材料采购指标下降,萎缩态势进一步加剧。前期较为强势的生产和采购指标在9月出现明显背离,说明企业仍在去库存阶段,生产经营活动扩张势头难以持续。目前大的库存周期仍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需求带动生产,企业库存去化速度有所加快。
    近日,财政部发布《财政支持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实施更有力度的财政政策”,推出6589亿元的第二批PPP项目,设立规模1800亿元的PPP融资基金。财政政策或将持续加码公共支出力度,推动PPP模式引导民间投资。
    (栏目主持人: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洽棠)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