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10-14
2015-10-14 第B03版:产业·投资 大 | 中 | 小 

水肥一体化不止是节水节肥

作者: 张守营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230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守营

    随着人口增长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我国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与此同时,大水漫灌、过量施肥现象在很多地方还比较普遍,水肥利用率较低。
“水肥一体化是个很好的技术。这项技术一旦得到全面的运用,对环境的贡献不止是节水节肥,而且可以解决目前农业发展中的水资源浪费问题,降低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推广水肥一体化,不能从过去的小农经济的思想出发,一定要市场化,建立水肥一体化推广的商业模式,用市场的手段、工厂的办法、资本的手。”日前,在工信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暨水肥一体化发展课题调研组赴金正大集团调研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如是说。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农业用水量约3600亿立方米,大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2%;2014年我国化肥使用量大约6000万吨。农业用水量和化肥使用量,都名列世界第一。发展水肥一体化这种先进农业技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能够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目前,我国水肥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一家一户的小农种植模式限制规模化发展,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不健全,重发展面积轻项目管理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政企院所等多方协同,形成联动机制;不断完善产品准入机制、节水补偿机制和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实行产品、技术、服务标准化定制化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产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资料显示,我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居世界第一,施用方式的不当导致土壤用养失调、肥料利用率下降、环境压力大、农业增收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今年年初,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我国农业要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与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方案,将肥料高效利用推向高潮。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肥料利用率就成为唯一的出路,而要想提高肥料利用率,大力发展水溶肥及推广水肥一体化势在必行。
    对此,农业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水肥一体化的发展方向。金正大集团副总裁、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宏坤表示,近年来,国家各部门相继出台政策,推动新型肥料的发展应用,水溶肥迎来发展机遇。金正大集团适时调整发展思路,将水溶肥定位于公司战略产品,以科技创新推动高层次研发平台建设,并进行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目前公司水溶肥已经形成5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未来3年内,金正大的水溶性肥料产能将达到100万吨,成为全球水溶性肥料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陈宏坤说。
    “就像高速公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一样,管道体系建设对于水肥一体化的推广来说,是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最大的障碍在于管道等硬件设施的投入。”专家们还指出,国家应该充分重视水肥一体化这样利国利民的创新技术,加大对水肥一体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尽快出台相关的补助补贴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项目管理创新,推进水肥一体化发展与互联网的联系,提高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