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10-14 第B06版:投资与探索
|
大 | |
中 | |
小 |
|
|
从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起步 舒展“一带一路”战略蓝图 |
|
|
作者:
彭真怀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681 |
|
|
|
"我的判断是,对外先做实一个国家,对内先做实一个港口城市,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务实做法,有利于凝聚各国共识,实现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深入、空间更加广阔的美好愿景。"
彭真怀 自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就备受全球关注。而如何开局更是各界瞩目的焦点。在笔者看来,选择哈萨克斯坦、选择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起步,应是一个睿智的选择。
“风向标”的引领意义
位于亚洲中部的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有17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2000多年的交往历史,是中国在欧亚大陆的好邻居、好朋友和好伙伴。当前,中国已是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哈萨克斯坦则是中国在独联体地区第一大投资对象国,达到170多亿美元。中哈互为重要合作伙伴,务实合作硕果累累。如中哈共同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陆路原油进口管道、第一个陆地边界上的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国帮助哈萨克斯坦建设了独立以来第一座大型水电站等。这些合作成果,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中哈关系提供了基础支撑。 习近平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曾9次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会面或通话,体现了中哈关系的高水平互信。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主席访哈期间,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第一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从某种角度上看,哈萨克斯坦可谓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亮相的起点。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出手的第一个实体项目,正是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2013年9月7日,2014年5月19日,2015年8月31日,两国元首曾三次共同见证该项目的签约及启用仪式。这样高的规格,这样密集的关注度,显示出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的定位并非是一省一地的合作,是中哈之间国家层面的战略性合作,更代表着国与国之间的承诺。 笔者认为,这个项目的建成运营,具有“风向标”的引领意义,将直接影响到“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其他国家的后续跟进。因此,只有做实做强才称得上是“一带一路”成功开局,只有走稳走远才能给全世界一个积极正面的回应。具体来看: ——对哈萨克斯坦来说,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的投产运营,哈方称之为“找到了东出太平洋最近的出口”。哈铁可以组织本国更多的过境货物运输,借助连云港打通最为便捷的出海口,把新亚欧大陆桥的跨境铁路运力有效地释放出来。放大格局看,可以在连云港落实两国元首合作共识,做好哈国内的“光明大道”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全面对接。 ——对中国来说,依托陇海-兰新铁路、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共用出海口,在连云港吹响集结号,统筹东中西部联动发力,确保全国一盘棋谋局布子,承担全国80%以上的新亚欧大陆桥过境运输业务。这个思路,可以彰显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的制度优越性,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以点带面,首先取得实际成果,就此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整体形象。 ——对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可以就此认知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共同应对全球性和区域性挑战。 总之,笔者认为,对外先做实一个国家,对内先做实一个港口城市,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务实做法,有利于凝聚各国共识,实现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深入、空间更加广阔的美好愿景。从这里启程,可以进一步商谈上合组织跨境合作政策创新示范基地、跨境国际产业合作发展基地,形成以连云港为原点的国际开放平台,周边国家的共鸣和支持就有希望转化为务实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复兴就可以循序渐进地舒展蓝图。
整合国内优势以发挥节点作用
根据连云港港口集团提供的数据,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是由连云港港口集团(51%)、哈铁快运物流有限公司(49%)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超过30亿元,主营国际多式联运、集装箱托运和仓储等国际货物运输业务。其中,一期项目投资6.06亿元,规划建设集装箱堆场20万平方米、1763个集装箱位,日均装卸能力10.2列,年最大装卸能力41万标箱。 在笔者看来,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要完成这么大的运输体量,必须横跨国内多个行政区域、吸收多条货源渠道。单靠江苏省连云港市自身,基本上不可能理顺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体制障碍。 此外,笔者还注意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共涉及我国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如果这些省份自行其是,各搞一套,甚至不计成本地互相踩踏,就有自毁“一带一路”战略的现实危险。必须清醒地看到,现在已经开始出现一哄而上、定位雷同,通过压低价格争抢货源搞恶性竞争的现象。 由此,笔者建议,国家应把国内优势整合好,坚决制止多地出手,应支持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昂起龙头地位,发挥节点作用。“这是一张战略王牌,应高高举起,叫响叫亮,深入人心。” 还值得关注的是,严格来说,“一带一路”战略是处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外交导向,因此应当更多地尊重外交部的意见。2013年12月14日,习近平对推进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作出重要批示,确立了连云港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东方桥头堡地位。由此,笔者建议,中央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严肃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讲政治规矩,切勿浮躁盲动。当前,要优先考虑国家外交整体布局,应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打造“一带一路”战略的样本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一旦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样本,后续工作就有先例可循,也可顺势推开。为此,提出一些具体的思路和建议: ——建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担当基础条件创造者和运营秩序维护者责任,在陇-海兰新铁路过境货物运输业务上,统一国内受理平台,统一国内网络报价,统一国内运输单证,整合国内各大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向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集聚。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在连云港市设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特派办。 ——建议以国家名义对外宣布,丝路基金为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二期(粮食中转基地)、三期工程提供投融资支持,包括为连云港市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等外围配套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把丝路基金总部设在连云港市,试验一批金融创新举措。 ——建议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三部门联合,在连云港市成立类似新亚欧大陆桥过境货物运输局的机构,协调哈萨克斯坦对应职能部门,实行“丝绸之路经济带”通关一体化,试验提前报检、提前报关、实货放行和检验检疫直通放行业务,降低综合运输时间和成本,形成高效顺畅的物流作业流程,把连云港建成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性港口。 ——建议交通运输部全面规划连云港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包括利用连云港现有机场,优先开通连云港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航班,加快进度修建连云港国际机场;补齐短板,打通陇海客运高铁,3年内实现苏北5市铁路和内河航线互联互通;加大新亚欧大陆桥集装箱海铁联运开行密度,加密连云港至日本、韩国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集装箱班轮密度,形成海铁联运的整体物流循环格局。 ——建议在连云港市优先建设5~10平方公里中哈保税港区,叠加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各项功能政策,全面落实中哈两国元首合作共识,在民用核能、清洁能源、高新技术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先行实验,进行全封闭的先行先试,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建议江苏省与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公司建立年度定期会晤制度,连云港港口集团与哈国铁快运公司建立双月定期会晤制度,具体讨论建设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一站式办理铁路、客户、船公司和港口作业信息,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打造一流技术品质的国际物流基地。 ——建议江苏省整合强化省内货源培育,对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给予货源、资金、土地和税收扶持,建设基地二期工程,集聚更多货物包括农产品从连云港中转,切实推动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区建设,为后续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共用出海口提供更为便利的物流服务,建成一条运营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的各国贸易大通道。 ——建议连云港市行政中心东移至港口,做好与国家战略的政策对接、规划对接、产业对接和基础设施对接,重新布局产业带、城镇带和生态带,有作为才能有国家战略定位。借鉴上海自贸区,在投资、贸易、金融和综合监管等领域复制一批可行可试的做法先干起来,推动自由贸易港区申报进度。 ——建议在连云港市设立哈萨克斯坦-中国文化中心,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结为友好城市,互办旅游年和文化季活动,开展以青年为主体的人文交流,巩固民间友好。 (作者为新常态智库研究院院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