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11-25 第A04版:地方新闻
|
大 | |
中 | |
小 |
|
|
四川:“十二五”精准扶贫脱贫近1000万人 |
|
|
作者:
马川军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683 |
|
|
|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马川军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 五年前四川省农村贫困人口达1356万人,全川有1/6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 带着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的特殊省情,四川省踏上“十二五”征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四川省委庄严承诺:全面小康,不落下一个地区一个民族。 五年来,为拉长贫困“最短板”,四川省从稳步推进到高点定位再到空前发力,在前4年减贫858余万人基础上,今年前10月再减103万人,交出年均摘掉200万顶“穷帽”的漂亮答卷。五年间已累计助力脱贫近1000万人。 记者在四川兴文县范家村采访看到,该扶贫村规划的100户危房改造户已启动实施。改造通村公路、加宽至4.5米,硬化入户路4公里正加快建设。村级卫生站已完成主体工程。村集中供水站建设全部完成。村供水管网主管道铺设过半。村级电网改造和广电网络及通讯工程正在组织实施。水毁救灾资金全部下拨、设施修复全面启动。 产业项目规划到户,为贫困户统一建设圈舍,达到户均养殖乌骨鸡100只左右。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培训、回收、销售。发展养羊、养牛专业户40户。发展脆红李树600亩、种植花生800亩、稻田养鱼200亩。 四川以“四大连片扶贫片区”为重点,在大小凉山彝区推进“彝家新寨”建设,在藏区推进“藏区新居”建设,在秦巴山区推进“巴山新居”建设,优先帮助最贫困的村和农户建房,不落下一村一户。目前,“巴山新居”已建成4.8万户,“藏区新居”建成2万户,“彝家新寨”建成1万余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