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11-25
2015-11-25 第B06版:投资与探索 大 | 中 | 小 

天金所借力蚂蚁金服打造“新金融”典范

作者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889
    
新金融

    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融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技术创新,产生出新的金融生态、金融服务模式与金融产品。反映在金融市场上具体表现为:金融要素市场化、金融主体的多元化、金融产品的快速迭代过程正在发生,一般称之为"新金融"。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王敏
    
    近日,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以下简称“天金所”)进行了新一轮增资扩股,其股东在原有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基础上,引进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以下简称“蚂蚁金服”)、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成为新股东,并高调宣布,未来交易所的业务将向探索“互联网+”方向拓展。

推进深度融合

    天金所注册成立于2010年5月21日,是全国首家金融资产交易所。成立5年至今,交易所的资产交易业务没有出现任何风险,已经形成了全国统一、独立、公开和互联网化的金融资产流转平台,也是传统金融向创新型金融过渡的优秀企业之一。
    对于此次的增资扩股,几方均表示,交易完成后将携手合作,汇集优势资源,在自贸区优势政策的背景下,进一步探索“互联网+”新的可能性。
    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的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天金所此次与国内最具实力的金融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不仅体现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更反映了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谋划和布局。具体来看,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是直属于国务院的全国性大型的金融企业,中信信托是国内最大信托公司,三家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2万亿元;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持有国有产权交易的全牌照,拥有北方最大的国有产权交易市场;而蚂蚁金服则是国内颇具规模和名气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其拥有超过4亿的消费者和1000万家小微企业,更对运用互联网开展金融服务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较为成功的实践。“这些对于天金所未来发展必将大有裨益。”
    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也表示:“希望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进一步利用互联网思维、平台、技术优势,将更多的优质金融资产转化为服务于终端客户的投资理财产品,实现普惠金融;同时进一步实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和大型资产管理机构的高效对接。”
    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当前中国的整体经济形势正在从投资拉动型转变为消费拉动型,新经济则需要新金融的支持。在这个背景下,蚂蚁金服不久前启动了“互联网推进器”计划,提出将在5年内助力超过1000家各类型金融机构向新金融转型升级,此前,蚂蚁金服已正式宣布对金融行业开放金融云服务。“而此次入股天金所是实践‘互联网推进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井贤栋谈到,按照“互联网推进器”计划的设想,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将从业务上的互利竞合发展到深度融合,这不只包括业务上的双向合作,更包括技术、数据、风险管理的深入战略合作,以及一些资本层面的合作。

探索新金融趋势

    对于未来天金所发展,各方均寄予了厚望。像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的负责人就表示,天金所服务的主体是实体经济,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深度融合,将为企业资金融通提供更加便捷、成本更低的条件,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而天金所有关人士透露,在此次增资扩股后,天金所未来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在基础金融资产交易服务方面,天金所将继续打造全国最大的、以金融不良资产为主的权益类资产的交易平台,通过创新性结构化交易模式,促进金融资产加速转让;其次,在创新金融资产交易服务方面,将持续开发直接融资的创新性产品;再次,将继续深度开发以供应链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平台,激活企业信用,建立信用社区,开发系列信用产品,让信用成为财富,让中小企业更直接、更简单、成本更低地进行融资。
    井贤栋表示,蚂蚁金服未来与天金所的合作将全方位展开,包括引入云计算,帮助交易所提升计算效能,由于交易所现在仍然在采用传统的线下报价系统,云计算将帮助其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提升研发速度和抗压能力;引入支付系统,帮助交易所更好地服务投资者;而数据管理体系,则能为其更好地进行资产的风险控制;以及引入征信体系,帮助其在会员身份验证等方面做改善,有效拓展会员体系等。
    “互联网机构从来都不是颠覆者,而是要以利他心态去促进金融机构。蚂蚁金服正与更多的金融机构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多方一起探索新金融趋势,创造出更多针对个人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井贤栋说。
    而天金所有关人士则自信地表示,增资扩股后的天金所必将成为传统金融与创新金融融合的新典范,将引领互联网金融朝着深度发展。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