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12-04
2015-12-04 第B06版:市场 大 | 中 | 小 

保护洱海切莫放任收费“冲动”

作者: 穆桑桑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056
穆桑桑

    近日,一份名为《大理洱海保护费调研问题》的文件在网上传开,按该文件方案,“湖区及离湖区100米范围内,临海一侧客栈等住宿业,按其客房数量,收取每间每月2000元保护费。”拥有10间客房的洱海海景客栈每年要交纳24万元保护费。对此,洱海客栈经营户“纷纷诉苦”。
    又要收费。犹记得今年9月大理刚开收古城维护费,眼下又在调研收取洱海保护费,可见当地多么热衷于“收费保护”这种方式。而收费的背景,则是近年来当地客栈、餐饮业增长迅猛,排污加剧了洱海的污染,保护压力较大。
    当地从中看到了收保护费的理由,旁观者看到的却可能是环保执法不力、污水处理厂能力不足、规划建设滞后等问题。
    11月24日上午,云南省物价局收费管理处方面表示,网传文件属实,系在一个内部座谈会上被参会的客栈经营者传播出去的,该文件只是一份内部讨论资料,距离具体施行尚需多层论证。显然,环保费只是一枚“马后炮”,是在对大理洱海环境污染加剧措手不及下的仓促之举。而这种“仓促”,恰恰暴露出这个开发项目当初建设的“不计后果”。
    殊不知,这种收费本身其实不是一种疏忽,而是在急功近利发展模式下的一种通病。如果把对旅游景点的开发,当做发展当地经济的长远之计,或者在旅游经济中注入文化元素,就不可能把一种以青山绿水为资本的生意,做出了污泥浊水的结果。这不仅体现在景点的环境上,更体现在服务质量上。
    遏制污染洱海,首要的是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严密执法,而不是收费。当然,治污需要花钱,但洱海旅游迅猛发展带来的税收增长,不正应该着重用于保护洱海吗?
    如今,面对洱海污染加剧,保护压力较大的问题,当地相关部门首先想到的还是“收钱”。尽管治理环境确实需要花钱,但在考虑怎么收、收多少的同时,有没有想好了怎么治理,需要花多少钱?这就难怪网友质疑,“除了收钱,还能做什么?”事实上,在拿出具体治理方案之前,一开口就是收钱,别说洱海客栈经营户“纷纷诉苦”,连公众都感到担忧。有人称:虽然是客栈老板交费,但最终还是会转嫁到游客身上来,形成恶性循环。
    无论如何,倘若真的对经营者加收环保费,是大理洱海旅游开发项目的遗憾。如果在对洱海环境污染加剧没有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之前,“收钱”是十分难看的。人们何尝不会这样想:开发旅游项目对政府来讲,是来钱的事,而景点出现了环境污染,会不会也同样是“来钱”的事?
    保护洱海,需要政府部门提高治理能力,监督企业守法排污,引导游客保护环境,而不是放任收费的“冲动”。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