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12-16 第B01版:专题
|
大 | |
中 | |
小 |
|
|
国内外机构、专家对今明两年中国经济的预测及政策建议 |
|
|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932 |
|  | |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  | | |
|
|
|
国内外机构纷纷上调中国2015年经济增速
对2015年中国经济的预测,最为乐观的是中国建设银行和日本瑞穗证券,给出了7.1%的增长预测;最为悲观的是日本野村证券,认为中国四季度GDP增速会跌至6.4%。但根据汇总的资料显示,国内外机构普遍认为,今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将与三季度持平,预计2015年全年经济将跌破7%的增长目标至6.9%——但这个预测已经较今年年中乐观不少。 国际经合组织(OCDE)将中国2015年经济增速预测已由6.7%上调至6.8%。 中金公司发布报告称,得益于逆周期宏观政策的发力,今年四季度实际中国GDP同比增速有望稳定在6.9%。同时将2015年中国GDP增速预测上调至6.9%,此前为6.8%。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日前称,2015年中国GDP料增6.8%。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日前发布的题为《2015-2016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探底进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的报告认为,2015年下半年在各类“稳增长”政策的作用下改变上半年宏观经济快速下滑的趋势,于四季度逐步趋稳。但由于外需持续疲软以及政策刺激效应的弱化,宏观经济总体状况依然疲软。
预计全年GDP实际增速为6.9%。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曾发布《经济蓝皮书夏季号: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4-2015)》预测认为,2015年经济增速预计为6.9%,基本能达到7%的计划增长目标。预计中国将下调2016年增长目标至6.5%左右 国际经合组织(OCDE)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5%,2017年为6.2%。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认为,中国力争到2020年将实际GDP较2010年增长1倍的目标将需要2016~2020年平均年增速约为6.5%。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从2015年的6.8%放缓至6.3%,2017年至6%。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预计,2016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大概是6.7%,而2017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大概是6.5%。 国际投行高盛相对乐观,预测中国明年经济增速将在7%左右,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预计,中国2016年GDP增速为6.5%左右。 民生证券宏观经济报告认为,从以往4次下调目标的历史来看,如果当年没有完成目标,一定会导致增长目标下调,比如1998和2014年。以此推断,2016年经济增长目标下调是大概率事件。而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目标可能定在6.5%,但最终的实际增速可能略高于6.5%。 银河证券报告认为,新增长动力的培育通常要慢于旧增长动力的放弃,经济转型必然伴随有经济增速“下降-走平-回升”的三个不同阶段。目前已在底部平稳运行了4年,预计2016年经济运行的阶段性特征仍不变。
下阶段政策走向建议:转向由供给侧改革发力
对于明年政策发力的重点何在,提到最多的是供给侧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在减产能方面切实加大力度,并且取得实质性进展。此外,刘世锦建议,进一步放宽准入,加快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加快城乡之间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加快培育有利创新的环境;进一步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等。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应该是一系列改革举措整体发力,包括鼓励创新创业的改革举措,推进市民化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实施减税降费和大规模减少行政审批,积极推进新一轮财税、金融等配套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表示,明年一定需要推进供给侧的调整和改革,改革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有效的过剩产能配置机制;二是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将产能处置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建立企业家激励机制,加强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激情。 还有很多专家也提到了财政政策。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预计,明年货币政策方面,降息的次数会明显减少,降准的次数不会少于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例如,扩大政府发债规模,赤字率从今年的2.3%提高至2.5%,另外,也会扩大减税规模。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认为,要从以货币政策为主转向以财政政策为主。周天勇表示,因为从今年来看,货币收缩是不可能的,但是放得太开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只能是微调放松,不能大放松。所以现在主要起宏观调控作用的只能是财政政策。(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吕昱江整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同比增长速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