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12-18 第A04版:新闻纵深
|
大 | |
中 | |
小 |
|
|
青岛轨道交通定价:公开透明,大家点赞 |
|
|
作者:
周峰 苏长征 尹明波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592 |
|
|
|
周峰 苏长征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尹明波
日前,山东省青岛市物价局会同市交通运输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发布了《关于确定本市轨道交通票制票价政策的通知》,自2015年12月16日起执行。至此,山东省第一个开通轨道交通城市的票制票价政策尘埃落定。 “轨道交通票制票价制定作为一项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涉及面广,社会影响面大、关注度高,青岛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青岛市物价局局长盛斌杰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立足职能、主动作为,坚持科学规范、公开透明,会同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有效完成了票制票价制定工作。”
注重调研,科学论证
根据《青岛市轨道交通总体规划线网方案(2020年)》,未来青岛将形成由11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全长约470.4公里的轨道交通骨干网络。 “制定适合青岛轨道交通线网实际情况的票制票价方案,需要掌握出行习惯、客流特征等基础性数据;需要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进行科学的设计;需要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创新定价机制。”盛斌杰强调。 ——深入调研,完善基础性数据。2013年底,青岛市物价局就会同相关部门启动了制定轨道交通票制票价的前期调研工作,了解国内同类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的票价制定过程、客流情况、成本监审工作、平均票价等情况。 ——严格把关,科学审核成本。“‘谁受益、谁负担’是定价的普遍规律,因此票价要与运营成本挂钩,尽管目前很难做到按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加成定价,但成本仍是影响定价的重要因素。”盛斌杰表示,青岛物价部门于2014年成立专门的工作组,结合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严格制定成本审核标准,委托国内有轨道交通成本测算经验丰富的上海申通集团进行成本测算工作。 ——引智借力,力求方案客观公正。为保证票价制定得科学合理、客观公正,青岛市物价局委托具有丰富公共交通票价制定经验的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科院)进行青岛轨道交通票价方案的设计,这也是青岛市重大价格决策历史上,第一次积极引导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提出票价方案。交科院项目组研究设计了多套票价建议方案。在此基础上,经部门集体审议、专家论证等程序,形成了青岛市轨道交通票制票价听证方案。听证会后,结合听证会参加人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又对听证方案进行多次修改。 ——注重借鉴,改革定价机制。盛斌杰介绍说,为提高定价政策的透明度,增强行业发展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必要建立一种动态调整机制,核心是让轨道交通票价反映运营成本等变化情况,避免价格矛盾积累。目前北京、香港等地区均已建立轨道交通票价动态调整机制,青岛市在借鉴既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优化。为保证票价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依据调价公式,设置为票价每3年为一个调价窗口;为使调价公式能反映线网运营、公共财力等客观情况,设置为每5年进行评估调整。“通过建立轨道交通票价动态调整机制,实现轨道交通票价的逐步合理回归,符合市场机制发展的要求。”
依法合规,公开透明
为确保轨道交通票制票价制定过程的依法合规,青岛市物价局严格履行法定程序,确保定价过程的公开透明,迅速回应质疑,体现了依法治价、化解矛盾的要求。 ——履行程序,体现依法治价。青岛市轨道交通票制票价的制定,严格遵循了成本监审、听取社会意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价格听证、集体审议、作出定价决定、公告等法定程序。 ——公开透明,化解社会质疑。11月16日,网上出现舆情,部分自媒体通过微信发表文章质疑一名听证会参加人因连续3次选中参加价格听证会,认为听证会消费者参加人产生过程造假。 对此重大网络舆情,青岛市物价局迅速反应,密切关注跟踪,认真分析和研判,于16日晚至17日上午,密集、及时发声,解释质疑,先后在青岛物价政务微博、媒体4次报道听证会参加人选取过程和有关情况的说明,得到更多网民的理解和支持,舆情趋于平稳。 11月25日,青岛市物价局召开轨道交通票制票价制定听证会,听证会参加人全部出席听证会,部分市民旁听了会议,16家新闻媒体到会进行了现场报道,青岛市物价局会同青岛新闻网对听证会进行了图文直播,让社会同步了解听证会全过程。由于工作公开透明,提高了社会的认可度,也为价格听证会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注重沟通,顺应民意
在轨道交通票制票价制定过程中,青岛市物价局创新价格决策机制,更加突出公众参与,变被动接受网民质疑为主动在网上开展意见征集,与市民进行充分沟通,对市民的意见给予充分的尊重,体现了民主决策的精神。 轨道交通票制票价听证方案形成后,青岛市物价局开辟了解民意、征询民策、汇聚民智、疏导民怨的新途径,采用召开座谈会、公开热线电话和电子邮箱等形式,广泛征求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代表、普通公众、运营企业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青岛市物价局特别注重利用网络了解民生所需,让定价工作汇集民意民智。11月19~30日,该局在青岛政务网开通了“青岛市轨道交通票制票价公开意见征集”专栏,每日汇总意见,同时每日通过青岛物价政务微博发布意见征集情况,连续两个周六、周日不休息,12天时间征集市民意见1546条。 “这是近年来定调价工作中征求意见渠道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也是吸纳社会意见最充分、讨论研究过程最复杂的一次。”盛斌杰表示。 许多市民对青岛市物价局这种征集意见的方式提出肯定和赞赏,认为这是政府倾听民意的“连心桥”。有的网民说:“衷心感谢市委市政府、青岛市物价局开辟此调研通道,也希望地铁这一关乎城市形象、人民幸福的出行方式可以越建越好!” 对社会各界反映的意见建议,青岛市物价局认真进行了梳理汇总。其中,对普遍反映的3元起步价设置过多考虑了中远距离以及地铁线网成型后的预期,与青岛的现状不符,应当降低起步价水平的意见,青岛市物价局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应当采纳社会各界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决定修改完善原设计方案,提出了将3元起步价调整为2元起步价的建议,并对相关可乘坐里程做了调整,同时增加60~64岁老年人5折优惠和换乘优惠政策,进一步让利于民,最终在市政府决策时获得支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