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12-18
2015-12-18 第B03版:产业·投资 大 | 中 | 小 

监管政策放宽后外资保险获更多发展良机

作者: 潘晓娟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353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潘晓娟

    日前,安永发布《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年度报告。该报告通过对30家外资保险公司高层进行走访发现,保险业开始看到对外资保险公司的监管规定有所放宽的迹象,未来5年或以后可能会促使行业出现重大的变革。
    安永亚太区保险业主管合伙人赵晓京称,“虽然中国的保险市场持续由大型中国公司主导,新的风险管理与偿付规定很可能会让这些地位稳固的公司更有优势,但市场日趋自由化让外资保险公司开始能与本地大型企业竞争。”
    
收购促使外资公司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

    在该报告看来,外资保险公司的高层特别关注监管法规在如下三方面的变化。一是我国的风险导向偿付能力体系(偿二代)对该行业的影响。由于这些外资保险公司的母公司具备在其他海外市场的风险管理经验,他们认为已为偿二代做好准备。61%的受访者认为他们有充足资源符合偿二代的要求。二是自由贸易区扩展。外资保险公司继续仔细观察着自贸区的发展。目前他们尚不确信怎样利用这种新的架构,但是允许在自贸区开展业务的公司将业务推广到其他自贸区的模式,将是自贸区发展的重要一步。三是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些改革可能将创造模式的转变,即允许具有综合移动网络和庞大客户群的非保险公司加入到市场的竞争中。
    据了解,2014年,外资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稍微上升至5.8%,而外资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则几乎增加1倍,达2.2%。对此,安永大中华区保险业主管合伙人吴志强分析指出,外资寿险保险公司的合资结构,一定程度上限制外资公司的业务增长。但是,这种结构解决了分销渠道的限制,也让外资公司获得宝贵的本地市场知识,以及引入广泛的业务经验。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为外资保险公司带来更大的增长潜力。
   
新的市场参与者正在努力进行变革

    吴志强分析指出,未来保险行业主要增长点在于车险与健康险。车险险种持续为产险公司提供增长机会,其营业额占产险整个市场的73.1%,也占外资保险公司业务组合的56.6%。未来3年,受访的外资保险公司预计该行业的增长为10%~15%。
    不过报告也指出,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国市场扩展业务方面的挑战包括需要获得大量客户、达到关键规模、有更广阔的市场覆盖以及有合适的分销组合等,并致力进行策略性收购,以加强市场位置。虽然认为销售渠道十分重要,但7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改用数字化渠道方面没有信心,可能受到的制约包括系统过时、监管法规的限制、客户规模较小等。然而,有些受访者表示今年已有高达1000万美元的庞大预算用于新的数字化业务,不久的将来会看到其中的变化。
    目前,我国国内保险业持续增长,国务院发布到2020年保险业将达到国际水平的蓝图。赵晓京坦言,对于外资保险公司而言,中国监管法规的持续变化、新政策的推出以及市场趋势的不断改变为其持续争取被本地企业主导的市场份额带来乐观的前景。新的市场参与者尤其受到监管机构的积极态度与措施所鼓舞,正在努力进行变革以适应市场环境带来的新机遇。
    吴志强也表示,对有意与本地公司合作的外资保险公司而言,这个具备高增长潜力的市场充满着机会,尤其是对愿意为庞大的中国市场设计产品、开发定制服务与销售渠道的公司而言。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