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12-22
2015-12-22 第T7版:2015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特刊 大 | 中 | 小 

贵州:推改革是明年重点任务

作者: 付京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913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付京

    2015年以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全面落实国家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系列政策措施和贵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牢牢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贵州省委、省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重大成果。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始终把稳增长作为发展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为贵州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年来共调研出台了扩投资23条、加快电子商务发展26条、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27条、支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25条等系列政策措施;制定了《加强宏观发展战略研究和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了“十三五”前期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研究、贵州重庆经济发展比较研究、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35个重大课题的研究。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规划,围绕贵州省黔中经济区、贵安新区、“5个100”工程、五大新兴产业、“五张名片”、四个一体化等重点发展平台和领域,建立涵盖10大工程包的省级项目库,总投资超过10万亿元。全年安排省级重大工程项目1708个,总投资31221亿元,年度投资目标6399亿元。
    一年来,贵州省先后组织开展了三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两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活动和重大项目建设百日会战。重大项目建设百日会战,通过600个重点推进项目,带动全省8683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1~10月份全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共到位资金5901.5亿元,完成投资5681.1亿元,已开工项目461个、建成99个,预计全年完成投资超过6500亿元。同时,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共获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金额341.4亿元。截至目前,已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争取各类中央补助投资448.9亿元,盘活中央预算内投资存量资金5亿元,获得中央投资计划稽察奖励资金5300万元。大力推广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全年PPP项目签约金额957亿元。积极推进融资方式创新,全年有5支企业债券获批,核准发行企业债券超过150亿元;设立了募集资金规模达到300亿元的“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和募集基金总规模500亿元的中国贵安新型城镇化发展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设立产业投资基金53亿元;完成参股设立14家创业投资企业(子基金),募资总规模达到24.62亿元。争取国家支持列入国外贷款规划项目3个、贷款3.65亿美元,世界银行贷款2亿美元的黔西南州农村公路项目、亚行贷款1.5亿美元的贵州省石漠化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项目、美国进出口银行贷款1600万美元的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相继得到国家批复。在此基础上,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细化分解到各市州和有关部门,按月进行调度,定期进行通报,不定期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进行梳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有力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1~10月份,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86.37亿元、同比增长22.3%,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80亿元、增长21%以上。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同时,还大力推进大健康、大数据、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一是大健康医药养生产业发展步伐加快。贵州省共谋划实施6个50重点工程,设立了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和10个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一批大健康医药养生项目相继建成投运。贵州省在京成功举办“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现场签约项目30个、投资总额632.6亿元,已开工健康养生项目104个,1~10月份全省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2%。二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业、会展、科技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服务业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141.4亿元、同比增长11.4%,高于全省同期经济增速0.6个百分点。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2016年,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将着力抓好宏观发展战略研究和经济运行调节、着力抓好固定资产投资、着力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着力推进开放合作、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是在关键领域进行改革,落实好《贵州省电力改革综合试点方案》和《贵州省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推动建立规则明晰、水平合理、监管有力、科学透明的独立输配电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和新建水电站上网电价政策,对执行差别电价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对能源消耗(电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企业实施惩罚性电价。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吴承坤编辑整理)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