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2-24 第B03版:产业·投资
|
大 | |
中 | |
小 |
|
|
房地产新政启示其他过剩行业:供给侧改革+减税 |
|
|
作者:
郭丁源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003 |
|  | | 资料图片 |
|
|
|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郭丁源
继2月初下调房贷首付比例、月中提高公积金存款利率后,房地产市场再次迎来利好消息。近日,财政部、国税总局、住建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根据国务院有关部署,从2月22日起,除了一线城市,其他城市房地产交易环节的契税、营业税征收比例将降低。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提出,在库存较大的城市,开发商要降低房价水平,这是供给侧的举措。同时,在需求侧也要下工夫,降低购房成本便是其中之一,而春节后的减税政策也开始向这方面靠拢。“财政部发布的减税新政,主要是降低了住房成交成本,进而推动房市买卖活跃度,加快房地产行业‘去库存’的进程。”卓创资讯钢铁业分析师高海静认为,“钢铁业的下游主要市场就是建筑行业,从对建筑钢材的需求来看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房产的销售带动如家电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去库存’的大背景下,减税成为了众多行业的及时雨政策,将会为2016年带来经济新增速的潜在机遇。同时,供给侧管理和政策推行也需要更精准定位各个行业。” 与此同时,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指出,中国不能光靠刺激投资、刺激消费、刺激出口,还要更加重视供给侧管理。寄希望于国家重新依靠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和刺激出口等手段,刺激用钢行业需求的路已经走不通了,而依靠供给侧改革来解决自身存在的长期结构性矛盾,才是一些行业脱困转型的希望所在。
房地产业迎来重大机遇
2016年伊始,楼市各项“去库存”政策渐次铺开,既包括各地以财政直接补贴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激励,也包括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从政策的基调看,春节后的楼市激励开始从提高购房杠杆率,转向全面降低购房成本。 《通知》显示,与2015年契税调整相比,此次新政对购买9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改善性住房给予了最大的减税优惠。个人和家庭购买唯一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而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 举个例子,如在2月22日之前购买一套150平方米的大户型,该户型均价1万元/平方米,总价为150万元,该房子为家庭唯一住房。此前该家庭应缴纳的契税为3%,共计4.5万元。而在本次契税优惠之后,应缴纳的契税标准降低为1.5%,实际缴纳为2.25万元,共计优惠了2.25万元。因此,此次政策扶持更多地在大户型住宅上,这也契合了目前三四线城市主要以大户型为主的库存现状。同时,也有利于支持“卖小买大”的改善型住房需求。 除契税外,2015年年间,银行贷款利率连降5次,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已从去年初以来的6.15%下调至4.90%,总降幅达到1.25个百分点,这也是5年以上房贷基准利率首次跌破5%。 即便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不执行第二套住房交易契税及营业税新规,但首套房契税也较原来的2%(90~144平方米住房)和4%(144平方米及以上住房)有所下降,力度不小。
库存能消化多少?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6年年会上表示,“到2015年底,全国房地产待售面积为7.18亿立方米,这是房地产库存的最小口径。加上在建面积73.5亿立方米,这是库存的中口径,这个库存量需要5年9个月的时间才能消化掉。”王一鸣强调,如果再加上待开发土地面积,按平均容积率2.37计算,房地产库存需要要6年5个月才能消化掉,这是房地产库存的大口径。 也就是说,最悲观地看,目前房地产库存需要6年5个月的消化时间。 房地产去库存,稳增长加码。针对财政部等三部门发文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的情况,国泰君安分析师任泽平表示,“单看此项政策旨在提振市场信心,实际意义有限。”但结合近期首付比例下调和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上调等政策,可见多项措施综合发力房地产去库存稳增长。1月财政存款同比少增1881亿元,也显示稳增长继续发力。 王一鸣表示:“房产税、营业税、附加税、企业所得税等房地产相关税收在整体税收收入中占到30%。减税依然是重要的积极调控手段。” 政策实施效果尚需时间检验,对楼市去库存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王一鸣看来,目前楼市的最突出的矛盾有两点,一是三四线城市化解库存难度大,下一步怎么化解,还找不到特别有效的办法;另一个则是商业用房和办公用房,去库存压力更大,需要10年10个月才能消化,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商业用房没有办法消化,要有清醒认识。 减税对多行业利好需发力供给侧
国家统计局1月底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降息、减税、清费等政策对企业降本增效产生一定积极作用。其中,降息效果较为明显,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息支出比上年下降2.3%,利息支出占年末负债合计的比重为2.15%,比上年下降0.17个百分点。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促使汽车行业效益好转,2015年1~10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3.1%,而11、12月份则分别增长35%和8.1%。 然而,《通知》此次的减税只是直接针对房地产的政策,对其他行业影响有限,例如钢铁行业更需要直接的刺激政策。高海静认为,“住房减税政策只能间接地影响钢铁产能结构的问题,因为现在钢铁业的过剩产能较大。例如带钢,2015年产能利用率仅为50%~60%,产能过剩10%左右,因此还需要国家政策的颁布来重点调整钢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钢铁行业现在面临的是去产能,淘汰一些落后的设备,鼓励厂家在创新、技术等方面改革推动。例如部分企业可以得到环保补贴等等。高海静说,“此次的减税政策最初的目的还是为了房地产行业去库存,从而间接影响其他行业,如钢铁、家电等相关产业。但每个行业去产能还需要更精准的政策释放。” 范建平提出,“今后的减税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年营业额3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税费全部减免,该政策执行到2017年底,以后可能还会延长;二是要把有限的财政资源尽可能多地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动。” 范建平认为,如果企业做的是进口替代的研发活动,钢铁企业和有色企业一样可以享受减税优惠。目前,我国钢铁产能过剩,其中主要是建筑用钢,而高端装备制造业所需的优质特殊钢材仍需大量进口,如果钢铁企业可以研发出替代进口的产品,那这笔研发费用可以得到大量减税。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院长刘蓉认为,目前从财税改革角度来讲,政府需要做的是逐步选择减税减负的税收政策,这包括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和增值税税率,结合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加大税前扣除项目,降低个税边际税率,并与通货膨胀率挂钩。 范建平表示,中国的供给侧管理与国外那种普遍、全面的减税是不一样的。中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力队伍中工程师和高级技工的比例,才是解决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后潜在增长力下降的根本出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