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3-02
2016-03-02 第A04版:三农 大 | 中 | 小 

国有林场改革一年来成效明显

作者: 曲一歌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135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曲一歌 从国家林业局获悉,2015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3月17日,国务院召开了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工作电视电话工作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对国有林场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一年来,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明显成效:
    第一,6省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国家验收。2015年下半年,浙江、江西、甘肃、湖南、山东、河北6省的试点工作先后通过了国家验收。一是有效理顺了管理体制。按照精简机构、规模经营、“因养林而养人”的原则和目标,试点省的832个国有林场优化整合为615个,其中583个已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事业编制由45194个核减为29981个,人员和机构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每个林场平均经营面积由6.9万亩提高到9.3万亩。149所场办学校、155所场办医院全部移交属地管理,理顺了国有林场与代管村镇的关系。二是切实改善了民生。林场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4.4万元,比改革前提高了81%。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妥善安置富余职工约7万人。三是初步创新了发展机制。试点省的国有林场初步建立了以岗位绩效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制度和以聘用制为主的新型用人制度,正在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以购买服务为主的管护机制也基本建立。四是保护了森林资源。试点省国有林场木材采伐量显著下降,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第二,22个省级国有林场改革方案获得国家批复,并陆续启动实施。广东、内蒙古、北京、山西、宁夏5省区相继印发了方案,17省区将于近期印发方案。各地在国有林场定性、理顺管理体制、森林资源监管、培育森林资源和财政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设计和创新。例如,北京将国有林场全部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编制了国有林场中长期发展规划。内蒙古要求2017年底前完成国有林场林地确权登记,到2020年森林面积增加1000万亩以上。山西将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列入永久性生态公益林管理,并予以立法保护。广东省财政大力支持国有林场改革,对省属林场、原中央苏区县和少数民族县按照2万元/人的标准给予补助。
    第三,中央有关部门对改革的指导支持力度加大。财政部共安排改革试点补助资金72.9亿元。交通运输部下发通知,将国有林场道路按属性类别纳入相关公路规划,支持解决林场道路问题。人社部、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国有林场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银监会制定了国有林场金融债务化解意见,即将上报国务院。国家林业局印发了《国有林场备案办法》,分别召开了全国国有林场改革推进会和现场会,会同中组部举办了地方党政领导国有林场改革专题研修班,还举办了市县林业局长国有林场改革专题培训班和3期国有林场场长培训班。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