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3-02 第B07版:VC/PE与新兴项目
|
大 | |
中 | |
小 |
|
行业垂直化 资源生态化 全时专业化 O2O社区化 |
众创空间:基础仍在应以新“四化”取胜 |
|
|
作者:
崔晓乐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602 |
|
|
|
2016年2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关情况。国务院再次对发展众创空间进行研究部署,主要目的是促进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发展,为“双创”提供低成本、全方位、专业化服务。
崔晓乐
市场趋势 众创空间是“双创”的基础落点和支点
全国第一家众创空间成立于2009年。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众创空间仅数百家。而到2015年底,据科技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众创空间的数量达到2300家。在政府政策鼓励的引导下和市场主体的推进下,众创空间热和其背后新一轮的创业大潮已经涌现,这个时代的变化也终将会深刻影响着众创空间当下和未来的命运。 在宏观层面上,当前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中。其中,在发展目标转向“中高端”水平,产能过剩后着力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下,“互联网+”战略、“中国制造2025”可以看成是路径,而众创空间便是创新创业的基础落点和支点。 基础条件上:一是工具层面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开源软硬件、3D打印等新技术的出现,让大众方便把创意变成产品,用户也更容易通过社交网络参与到产品创造的各个环节;二是如今青年普遍具备网络技术等科学基础和开放视野,能够快速感知需求从而激发出创意;三是移动通信、宽带网络、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等通信、物流、金融等基础条件改善带来了成本降低,成为创新创业的有力保障;四是商事改革让创办企业更加容易;五是中国市场足够巨大、需求也多样,小众产品也可以做出大市场;六是创投服务日臻完善,投资人、投资机构、创业服务机构从业者数量不断提升。在种种条件下,以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打造新业态的创新和创业有了广阔机会。 在笔者看来,众创空间热潮会持续至少数年,本质上作为创业服务的商业机构,是与创业热潮同步兴起与发展演变。国家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为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的改革引擎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驱动引擎,以双引擎的方式解放生产力、创造力、释放社会活力。所以说,众创空间热所驱动的“双创”能量加大了社会人员的纵向流动,这个过程中给予人们更多的创富机会,具有着自下而上的民间动力。此外,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推动了新经济的发展,以众创、众筹、众包、众扶为手段,让当下的创新创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了更多的可能。
投资机会 持有初创公司股权是财富之源
当前,在技术驱动下,正给众创空间注入新的力量。所以,在众创空间热潮中,虽然难免有浮躁,但其仍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也必将迎来创新和创业辈出的大时代。 从本质上看,众创空间给人以更多的机会,给智慧以更大的尊重,能够让生命得以绽放。某种程度上,如今众创空间的爆发,在“众”的方面,是对于大众想获得更多机会的需求的一种体现,国家相关政策也给予扶持和鼓励。在“人”的方面,做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大的变量,越来越成为竞争力最核心、最根本的要素。在“创”的方面,将侧重于对于人的智力的运用,减少对员工智慧的浪费将是新的起点。如果说前面的“众”对应了思维,“创”对应了机制,接下来“空间”将对应的是利益,是施展空间、成长空间以及收益空间。毫不夸张地说,众创空间就是实现每个人的梦空间,兑现着每个人的中国梦。 目前,传统企业都面临着转型问题,转型就是赌未来,你愿意把赌注押在哪里?押在人身上,还是押在资源上,或押在资本上?资源和资本是存量,代表了今天的价值,而优秀人才及其创意是增量,代表未来价值。所以,当下投资人都在寻找下一个能改变世界想法的人,“投资人”不仅仅是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而当前的企业主更要以“投资人”的视角看待内部人才,抢夺外部人才,从而实现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及有效激励。 在未来,员工创业将是现有企业转型和投资的新机会,而不仅仅是竞争对手。创业型员工始终都是要创业的,尤其是高管创业做同类型的业务,这于公司而言可能就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主要在于高管会带走两样东西,第一是人才,第二是客户资源,挖墙角最便利。如果能在原有母公司平台基础上裂变出新组织创业,同时基于统一的母公司品牌、资金、人力、行政等后台服务部门的支持和培育,这种创业将更加有活力,也更能把有限精力集中于产品和客户上,成功率高于个体创业。对公司来说,这相当于是多了一个投资机会。在未来,持有更多有潜力的初创公司股权也正是这些公司的财富之源。
练好内功 众创服务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在2015年众创空间建设正热火朝天的时候,有媒体发出“众创空间太多,创业者明显不够用”的质问。这个质问的背后,或许有部分众创空间的建立是政策导向下为应对领导考察调研,出现了“不拼实力拼演技”的怪象,参观验收时热火朝天,平时冷冷清清。就在几个月前,一位熟识的朋友新创办企业,找了若干家众创空间,发现也不过就是初创企业的“快捷酒店”,核心是收租,其他帮助也只是聊胜于无。 在笔者来看,2B(business)、2C(customer)、2G(goverment)是众创空间的三重门,门从哪儿开,人就会从哪儿走。做好2B、2C就是练好内功,内功好了,2G自然也腹有诗书语自华。 而笔者以为,2B这扇门是促成正确的做事,关乎项目本身,是为项目的成功提供资源要素的加码。比如,51社保、快法务、拉钩网都是专业的创业要素服务产品,众创空间要做众多资源汇集的空间服务商。2C是强调人的成长发展和对人的关怀,关乎创业者本身。人是创业要素中最大的变量,其知识的扩充、经验的积累,关键技能的掌握、正确思考的能力都是提升的领域。众创空间就是要做好创业圈子,要做创业者的时间合伙人。而2G这扇门,是面向政府和社会,初期获得政策资金支持和政策对接,减少创立及运营成本,对接政府采购服务。面向社会为B端和C端提供公共服务也获得自身商业发展机会,众创空间要成为“双创”的样板间。当前,经过各地一批批认定的众创空间,监管者视角大过创业者体验的视角。一经认定就会有补贴的快感,让更多投机者跃跃欲试。期间,看到浙江众创空间采取第三方考核的方式认定补贴更加科学;同时由政府埋单的服务,通过“服务券”的方式直接发放给创业者也更加精准。主管部门对于众创空间的管理方式,从粗放走向精细也必将是趋势并将给创业者带来实惠。
突破瓶颈 众创空间将迎来百花齐放
在笔者看来,众创空间孵化器面对的三大困难是:首先,创业服务的专业人才和导师要求更为高配,同时也是相对匮乏的,所以结构是否合理、齐备,辅导机制是否有效成为甄别的条件之一。其次,自有或者合作的专业投资基金是否配备,没有对接投资的孵化服务是万万不行的。相当于谈恋爱最后是要走到结婚,而不是相忘于江湖。最后,垂直领域的产业资源和通用的公共服务资源是否全面匹配。这就好比是大战在即、官兵都已经摩拳擦掌,但刀枪粮草必须要跟上。以上三方面,同样也可以做为创业者甄选众创空间的软性指标。 可以预见,如今的众创空间的繁荣正好比是在风口上的猪,在风还没有停之前,必须要长出翅膀才不至于摔死,而那些来不及长出翅膀的必然会消失在空中。生存依然非常严峻,是市场竞争的自然选择,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优胜劣汰。笔者认为,未来众创空间的发展上,行业上重度垂直、形态上品牌连锁将会成为2016年的大势所趋,而众创空间的专业领域服务提供商,也会因此借势而起。在内功上,众创空间将会以“新四化”的方式体现:在定位聚焦上行业垂直化;在产业纵深上资源生态化;在孵化辅导上全时专业化;在创业体验上O2O(线上和线下)社区化。 未来,众创空间不再仅仅是一个物理办公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资源共享空间,最终会演变成一种组织方式和组织形态。组织形态决定业务模式,组织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更快、更经济地满足客户需求。在开放、多元的创业环境下,新的组织形态是去中心,新企业往往会在现有母体平台中先依靠,后剥离,再独立而出现。而在这方面,包括海尔所做“海创汇”、海航的新变化都已说明大型企业已经展开了内部组织变革的尝试和实践,并都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面。腾讯开放平台众创空间、阿里百川计划等各类大公司内外结合的众创形式,也都预示着众创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将百花齐放,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系天津南开允公集团总裁助理、天津智慧山孵化器公司、天津纳吧创业咖啡总经理)
名词解释
众创空间 众创空间是顺应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趋势,把握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