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5-25
2016-05-25 第A02版:新闻纵深 大 | 中 | 小 
“十二五”大开发硕果累累,“十三五”全面贯彻五大理念

西部大开发:确保西部2020同步全面小康

作者: 张晓哲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4188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晓哲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进展,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开发开放不断深化,重点区域加快发展……
    走过“十二五”,西部大开发硕果累累;步入“十三五”,新形势、新环境、新格局下,西部如何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征程中再奏凯歌?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在四川成都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上,来自西部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代表们热烈讨论,凝聚共识,进一步明确了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
    
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十五”到“十三五”,从“计划”到“规划”,2000年至今,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走到第16个年头。“十五”计划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回望西部大开发历程,正如发源于西部的大江大河一样,奔腾不息。广袤无垠的西部大地,自此有了别样的亮色。刚刚过去的“十二五”,西部地区持续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着力改善发展条件和环境,建设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经济社会发展平稳向好。
    一组数据见证了西部发展的新成绩:“十二五”期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10.9%,继续领跑“四大板块”。2015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各地区加总的比重提升到20.1%,与“十一五”末期相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我国传统外贸市场继续萎缩,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日趋复杂;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行业和区域分化显现,动力转换势在必行。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西部大开发面临的形势如何?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司长田锦尘概括为六个“新”,即追赶和跨越发展的“新起点”、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的“新要求”。
    “总的来看,西部大开发仍然处在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田锦尘说,西部地区要顺应新形势、适应新环境、展现新格局,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西部省份“十二五”发展亮点纷呈

    “十三五”时期,无疑是西部地区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肖渭明在作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的说明时表示,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规划,对巩固西部大开发良好态势,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可喜的是,“十二五”期间,西部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部署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各项要求,总体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向好的势头,为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期间,西部省份的代表们纷纷交流了各自的“看家”本领,对地方经验互通有无,其中,有不少引人注目的发展亮点。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部分省份代表表示,改革开放创新在发展中释放出强大动能。作为西部地区发展的“领头羊”,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迈过两个万亿元台阶,在全国位次上升。据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邵小龙介绍,四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21182元增加到目前的36836元,“十二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分别为13.8%、15%。
    这背后,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攻坚突破。四川省西部办(攀西办)专职副主任彭小菊表示,四川被列入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推出了44个专项改革方案,取消调整了398项行政审批事项,农村、国企、财税、科技、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
    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开始显现,推进五大任务蹄疾步稳。内蒙古自治区的做法在西部省份中很有代表性:去产能方面,“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产量持续下降。一季度,煤炭产量下降8.7%,水泥下降9.6%,钢材下降6.5%;去库存方面,房地产销售快速回升;去杠杆方面,金融机构贷款平均利率持续下降至6.56%,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降成本方面,通过实行营改增等措施累计减轻企业税费负担75亿元,实施蒙西电网输配电价改革累计减轻企业用电负担23.2亿元;补短板方面,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资快速增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期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互联网+”对消费的引领作用增强。一季度,新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2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9%。新疆本地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实现网上零售额85.6亿元,同比增长34.7%;占同期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3%。
    “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昌学对此感触颇深。多位与会者认为,要实现动能转换,适应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必须把西部地区自身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同时积极培养和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依靠创新实现价值链上的突破。
    能源大省甘肃近年来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传统能源方面,兰州石化基地建设进展顺利,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加快建设。新能源加快发展,全省风电、光电并网装机位居全国第二位和第一位。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获批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
    宁夏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三次产业比例为8.2依托“一优三高”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服务业发展,使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工业增加值。不断增强民营经济活力,使宁夏非公经济比重达到47%;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的支撑能力,使宁夏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9%。
    跨越,是陕西省“十二五”期间的关键词。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强表示,陕西以改革开放汇聚新动力,加快推进“三个陕西”建设,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总量列全国第15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721美元,总体上实现了从经济欠发达省份向中等发达省份的跨越。
    
五大理念引领西部大开发“十三五”

    成就与经验突出,挑战与机遇并存。此次会议指出,西部地区仍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的瓶颈制约仍然明显;人才流失、产业结构沉淀固化,存在“积重难返”的风险;贫困面广、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薄弱问题突出;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有可能重新扩大,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田锦尘强调,“十三五”推进西部大开发,要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具体而言,要努力实现在6个方面的突破,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强创新引领支撑,提升创新驱动的增长动力;推进绿色永续发展,筑牢支撑发展的生态屏障;立足资源禀赋条件,发展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瞄准畅通网络提升密度,建设健全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促进成果协调共享,努力实现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和公共服务全方位提升。
    其中,加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西部生态屏障支撑、增大扶贫攻坚力度、提高开发开放水平等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也是建议最集中的几个领域。“不能把西部开发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有与会者直言,西部开发不能仅仅要钱、要政策,新常态下,要有明确的思路和目标。
    “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徐强建议加强交通路网顶层设计,强化大通道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曹天民提出,要切实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尽管西部地区的投入产出比不如东部地区,但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关系到区域经济布局,牵动着未来一段时期区域产业集聚度、要素集聚和人口集聚等影响和变化,这种影响是长远的。建议国家从战略高度进行关注。”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全国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在发展过程中,保护与发展的深层矛盾仍需破解。“局部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任务依然繁重。”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平志强指出。
    广西发展改革委西部处处长黄荣胜表示,广西生态优良,是西南生态屏障和珠江上游生态保障区。建议将广西列为国家生态补偿示范区,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如先行试点跨流域水资源补偿、跨区域生态协调机制建设等。
    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五”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必须把切实改善民生作为核心,更加注重民生建设。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吉兵认为,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深入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全面促进社会进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打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与西部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前两项战略的实施对西部发展意义重大。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使西部地区有望从开放“末端”转变为开放“前沿”,焕发出新的活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将使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互动进一步加强,东中西部将进一步形成遥相呼应的全方位发展新格局和开放新格局。
    谈到沿边开放发展时,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海文达坦言,西部地区“解放思想力度不够,敢闯敢干劲头不强。”建议国家加大对沿边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深入实施好沿边地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经济贸易等方面的特殊政策,并给予项目建设资金倾斜支持。
    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马菁林提出,在开发开放过程中,可复制可移植的经验和项目往往都在东部地区,“但地区差异太大,要复制到西藏,挺难。”他表示,西部省份已经拥有一些沿边开放口岸,建议国家在西部多设立一些试验示范区,积累能复制、可转移的经验。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