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12-16 第A01版:头版
|
大 | |
中 | |
小 |
|
|
继续谱写中国梦的发改篇章 |
|
|
作者:
宋时飞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466 |
|
|
|
2016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特别报道
宋时飞
再过十来天,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2017面带微笑,款步向我们走来。 整整100年前的1917,华夏大地风起云涌,十月革命震彻寰宇。是年初,《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革命论》,如一轮初日,为两年后到来的五四运动写下一段别样的精彩序曲;年底,十月革命伟大胜利,世界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历史老人交给我们的接力棒,格外呼唤我们奋力破解国家和民族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这其中,全体发改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愈发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我们注意到,即将过去的2016年里,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地方党委政府科学部署下,发改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创新完善调控,勇于攻坚克难,持续努力探索,积极主动作为,密切上下联动,抓好工作落实,为“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新的应有贡献。 在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考场”,发改人总是创新谋变,有力有序,以最充分的准备,确保答得顺畅,考得精彩;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发改人总是冲锋在前,以最扎实的努力,确保五大任务持续有效推进,彼此交相取益;在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压力场”,发改人总是科学冷静,化压力为动力,把问题挑战想深析透,把对策举措用足用活。 我们注意到,行将展卷的2017年里,对“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发改系统会进一步充分认识其特殊重要意义,深刻把握、探索实践,把新发展理念树得更牢落得更实,把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摆在中心位置,努力开动脑筋,既驭稳又善活,在“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之间,促成源源不断的“化学反应”,进而转化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汩汩动力。 艰巨的时代使命,繁重的发展任务,特别需要发改人不忘初心地“进”,全面辩证地“看”,科学务实地“办”: 有时,需要发改人更加“务虚”——加强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结合实践精研理论,善用理论指导实践,见之于未萌,为之于未有,客观看成绩,清醒识风险,金睛觅隐患,最大限度防止大起大落。 有时,需要发改人更加“务实”——天下事,以实则治。对那些务必要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主线任务,最需要行动队,最讲求实打实,发改人施展聪明才智的空间和舞台,开阔得很呢! 有时,需要发改人站位更高,视野更宽,拿出历史耐心,锻造世界眼光。如何进一步扎实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开放领域,让China更加Open,让Open普惠World,挑战和魅力都很大。 有时,需要发改人举轻若重,心系短板,于发展欠均衡处用力,向民生最渴盼处播霖。今天的作为决定明天的成绩,发展后劲足不足,群众满意不满意,历史和实践都将客观打分。 2017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九大,实施“十三五”规划进入重要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入深化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影响深远。我们期待,发改系统能够在已有成绩基础上,振奋精神、锤炼作风,奋发有为、敢于担当,上下联动、同舟共济,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把中央交办的各项任务完成好,把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落实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