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12-16
2016-12-16 第B01版:城市社会周刊 大 | 中 | 小 
本报策划推出“2016年城市分季报告”四季分明诉说区域发展、城镇化发育春夏秋冬

拓展了空间与边际 关切着质量和内涵

作者: 蔡若愚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899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蔡若愚

编者按

    2016年已经进入尾声,城市社会周刊也到了一年一度的回顾与总结报道篇章。继上一期的“互联网改变生活”专题之后,本期带您进入区域和城市版块,看看2016年,区域政策有什么亮点?关乎城市有什么新闻?新型城镇化推进到了何种程度?

·第一季度·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2016版开启

    第一季度是一年的开始。这个时期,往往也是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并制定新一年目标的时候。201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6.10%,比2014年末增长1.33个百分点,为“十二五”期间增长最快的一年。2016年第一季度,承接上一年的工作,新的目标和任务开启了。
    2015年在城市群规划编制上以跨省区城市群为重点,开展了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哈长等4个跨省区的城市群规划编制,但当年只有《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出炉。2016年2月,第二份重量级的跨省区规划——《哈长城市群规划》发布。虽然不属于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之列,但作为九大区域性城市群之一,哈长城市群承载着东北振兴的一部分希望,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扩大国际产能合作、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东南方向,泛珠三角区域也在2016年第一季度有了更明确的定位: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全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核心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区域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区。
    而作为新型城镇化正式开展(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计算)后的第三年,2016年2月,国务院也提出了深入推进的若干意见,主要集中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升城市功能、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镇等方面。到了3月,在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上,又对这些目标细分了责任部门。值得注意的是,紧随其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导部门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对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创新开辟了专门一个条目的表述。
    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建住宅将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对此,支持意见认为,有利于疏通交通毛细血管,让城市更具活力;反对意见则担心秩序混乱和安全隐患。

·第二季度·
区域政策密集出台新区承载创新使命

    第二季度各类工作渐入正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分工进一步被量化为指标,成为年终考核的标准。其中,与城市建设相关的量化指标主要集中在棚户区改造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上。而在没有量化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一系列城市群规划和新区批复的密集出炉。
    2016年第二季度,紧随哈长城市群规划,自2015年开始编制的剩余两份跨省区规划——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相继出炉。
    根据规划,未来成渝城市群将通过穿梭在区域内的城际交通,在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核心城市与核心城市之间,构建一小时出行圈,成渝城市群之间将崛起一批百万级以上的区域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群则要打造改革新高地,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改革经验,在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除此之外,东北振兴再出新音。4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面振兴。
    区域城市群的创新,最终要落到微观单元。2016年第二季度,郑洛新国家高新区、山东半岛国家高新区、沈大国家高新区、合芜蚌国家高新区和福厦泉国家高新区共计5个国家级新区获批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一数据是上年全年的批复数。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与其生活更为相关的城市话题来自住房租赁。6月初,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数据显示,我国住房租赁市场中,供应主体主要还是个人出租,大概占到90%以上。而在一些成熟房地产市场的国家,专业租赁企业提供房源占比达到30%左右。

·第三季度·
暴雨再问城市内涝农业户口成为历史

    第三季度,南方地区遭遇连续强暴雨,城市又现“看海”状态。城市内涝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被认为是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农民市民化问题有了新进展。从形式上,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二元划分正式告别了历史舞台。
    从6月底开始,连续强暴雨袭击南方。受灾较重的湖北更被调侃为:都是湖,找不着北。城市内涝话题再次进入民众视野,只是这次的背景是正紧锣密鼓开展着的地下管网、管廊建设和海绵城市试点。
    8月初,国务院发出通知,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若干财政政策。这些政策涉及方方面面,核心思想在于完善转移支付,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真正实现市民化。一直以来,农业人口市民化都是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户籍改革进程中的硬骨头,重要原因就在于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9月,北京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被认为是2014年户籍制度改革以来的重要一步。至此,全国已有30多个省份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改革的落地,随后需要有一系列配套改革的出台,来实现户改政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本意;它将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深化落实,并改进城镇化的统计方法。

·第四季度·
新一轮东北振兴开启特色小镇建设全面铺开

    第四季度,已近年尾,第一季度提出的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中的一些硬任务在这个季度相继落实。比如:制定实施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方案,于10月印发;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范围,也在12月初迎来了第三批试点名单。
    10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特色小(城)镇包括特色小镇、小城镇两种形态。前者是“非镇非区”的发展平台,后者是实实在在的建制镇。
    区域政策方面,11月连续出台了两份关乎东北振兴的文件,其一是《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获批复,其二是《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发布。两者均关乎下一步东北振兴的方向和方式。
    对于当前东北经济形势,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司长周建平用20个字来概括:增速偏低,仍在筑底,困难较大,分化加大,亮点不少。总的来看,市场作用仍不够。因此,此次《意见》提出的一大重要创新措施是:组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与江苏、浙江、广东三省,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市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四市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开展互派干部挂职交流和定向培训,通过市场化合作方式积极吸引项目和投资在东北地区落地,增强东北产业核心竞争力。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