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2-25
2017-02-25 第A2版:新闻纵深 大 | 中 | 小 

农牧业供给侧改革瞄准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来自内蒙古“推动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讨会”的报道

作者: 梁喜俊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911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梁喜俊

    2月16日,农历新年味儿还未散尽,一场主题为“推动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举行。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改革办、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科学院等内蒙智库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以及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农牧业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为寻求农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新动能贡献智慧。
    本次专题研讨会由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与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代表紧紧围绕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义,分析和探索今后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和根本途径。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包思勤在研讨会上表示,内蒙古推进农牧业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艰巨,因为内蒙古农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内蒙古无论是粮食产量、牲畜存栏和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在全国都位居前列,但全区农牧业综合效益较低。内蒙古虽是农牧业大区,但绝不是农牧业强区。
    在包思勤看来,内蒙古农牧民的收入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近2年来,这样的差距仍然比较大,因此,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任务更加紧迫。包思勤认为,今后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做到“三个三”:一是构建三个体系——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二是要推进三个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改革上要进行三个激活——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通过行之有效的举措,最终实现农牧业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进而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村牧区增绿的目标。
“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突出问题是生产还没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买难’与‘卖难’并存。”谈到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改革深层次问题,自治区农牧业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马晓明指出,内蒙古应大力实施“粮改饲”和“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思路,挖掘饲草料生产潜力,开展千万头肉牛发展专项行动,在粮食主产区推动生猪和家禽规模养殖,不断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和畜群畜种等结构,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形成多元支撑的农牧业发展格局,构建农牧有机结合、种养循环、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种养结构。
    马晓明建议,自治区应该围绕“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目标,结合“粮改饲”试点项目,在农区养殖,聚集区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种植,在农牧交错带扩大苜蓿等优质牧草种植面积,鼓励养殖大户、规模化养殖企业采取土地流转等方式扩大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种植,提高种植比较效益,进而实现全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2012年5月注册成立的蒙羊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当初注册资本3.1亿元,成立至今,蒙羊牧业已布局完成了包含优质肉羊良种繁育、生态规模化种养殖、标准化生产深加工、全程冷链物流体系、全国终端渠道覆盖在内的绿色生态全产业链,并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以及全新互联网思维的整合融入,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15年,蒙羊牧业屠宰羊115万余只,生产精细化分割羊肉产品13000余吨,销售额突破18亿元。
    主业深深扎根于农牧业的蒙羊牧业,在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总结了不少经验。近年来,蒙羊牧业一直在产业链延伸与融合上努力探索。
    目前,该公司的草料饲料加工厂、农牧场已经实现了统一管理、集中采购、高效加工的产业生态,通过优化整合,“羊联体”模式,现在已经培养了80多个规模化养殖的产业化大户,年养殖牲畜量达到10万只左右。“在优化整合存量基础上做好增量,好产品一定要有好体量做支撑,农牧业品牌一定要用量来支撑,先是规模化,然后产业化,再是品牌化。”蒙羊牧业董事会秘书黄宝龙在本次研讨会上如是说。
    在谈到农牧业深层次发展问题时,黄宝龙说,尽管农牧业劳动力和部分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但是市场价格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黄宝龙建议,自治区层面能整合优化农牧业资源要素、规模化发展,及时出台和配套鼓励农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金融政策方面给予农牧业大力支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公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对“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坚持协调惠农、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进行了部署。
    《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综合生产能力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建成5000万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全区完成主要农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普及推广畜禽优良品种;牛奶稳定在800万吨左右,肉类总产量达到280万吨;仔畜成活率保持在98%以上,大小畜死亡率稳定控制在1.2%以下;优质草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8万吨。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