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2-25
2017-02-25 第A2版:新闻纵深 大 | 中 | 小 

河南:保险资金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 范纪安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605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范纪安从河南省保监局获悉,2016年,河南省实现保费收入1555.15亿元,位居全国第六,中部六省第一,同比增长24.54%,高于上年同期4.01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383.25亿元,同比增长17.11%;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1171.9亿元,同比增长27.17%。全省保险资产总额达3248.42亿元,同比增长21.56%;赔付支出547.98亿元,同比增长22.4%。全年累计提供风险保障51.95万亿元,为人民群众未来养老和健康积累准备金3727.39亿元,缴纳税费32.18亿元,代缴车船税28.4亿元。省内保险市场主体从72家增加到77家,保险从业人员达到63万人。
    2016年,河南省农业保险工作方案取消了104个国家级产粮大县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的县级保费补贴,原县级保费补贴改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负担,全省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承保覆盖面同比分别提升10.33、14.93、30.49个百分点。在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提标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农业保险产品区域产量保险、目标价格指数保险,小麦区域产量保险试点在商丘虞城、驻马店新蔡、南阳邓州等三个县(市)21个乡镇开展,累计承保面积82.41万亩。今年有6个乡镇达到赔付标准,总赔款为748.04万元。目标价格指数保险已涵盖生猪、玉米、大蒜等种养两业多个品种,实现了农业保险“保成本”“保产量”“保价格”多元保障方式并存互补。立足贫困地区农业生产资源和特色,因地制宜开展茶叶低温霜冻气象指数保险,大蒜、苹果、核桃等特色优势产品保险。2016年,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7.91亿元,同比增长60.36%,增速居全国首位。
    2016年,河南保监局与省扶贫办联合印发《河南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立足为贫困群众提供生活生产全方位保险保障,试点开展涵盖多方面保障内容的一揽子保险服务扶贫方案,如在兰考县实施“脱贫路上零风险”,针对贫困户、脱贫龙头企业等面临的各类风险,设计出包括农业保险、农民意外健康保险、农业基础设施保险、农房保险、农户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16个险种在内的一揽子承保方案,全县建档立卡的23275户贫困户、77447人以及带动脱贫的龙头企业等全部参保。在唐河等6个县(区)试点贫困人口专属小额保险产品组合,涵盖大病补充医疗、小额人身意外、扶贫小额信贷等产品,覆盖16.53万贫困人口。
    大力推进产业扶持脱贫,为脱贫攻坚投资项目提供保险支持,在三门峡卢氏县试点“政融保”保险资金直接融资模式,实行“政府政策支持+保险资金融资+保险风险保障”的运作模式,为农户提供无抵押、利率低、放款快的融资贷款。另外,市场还出现了多款针对贫困户扶贫项目定向开发的保险扶贫产品,如贫困户小额信贷保险、贫困农户光伏发电设备保险等。
    又讯记者潘热新报道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50亿公斤左右,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
    根据《规划》,到2020年,河南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加工增值率提高到1全省60%以上的农户从产业融合发展中直接受益,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种植业方面,河南省将以粮食生产核心区95个县(市)区为重点,重点抓好小麦、水稻口粮作物生产,集中打造6369万亩平均亩产超吨粮的高标准粮田。同时,推进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打造50个5亿公斤以上的粮食生产大县。
    《规划》提出,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立足农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重点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等五区一园四平台。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