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3-14
2017-03-14 第A3版:资讯 大 | 中 | 小 

站高看远 笃实坚行

记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行镇适应引领发展新常态

作者: 图文/缪晓琴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7618
     绿地威廉
    六师附小
    荟书房
    万嘉广场
    站高看远、笃实坚行、通盘谋划、福祉幸福、书香溢远……。近年来,在主动适应引领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行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产业竞争新优势;坚持建管并举发展理念,城镇面貌呈现了新形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了幸福宜居新家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建科学化水平得到了新提高。

高峰览皓月 砥砺作铺石

    浦东新区高行镇党委书记张立新介绍,过去5年多时间里,高行镇向转型发展要动力,藉城市建设焕新颜,以党建引领作保障,在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以及浦东新区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等大坐标下,把“高行样本”这张名牌越擦越亮。
    ——不断加快转型发展,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高行镇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经济运行步入良性轨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经济总量做大。2016年,完成税收26.28亿元,比2011年(22.23亿元)增长18.22%;镇财政可支配收入达到6.33亿元,比2011年(5.61亿元)增长12.8%;内资注册资本19.92亿元,比2011年(2.74亿元)增长627%。5年内共引进企业3948户,注册资金230亿元,实到外资8091万美元。
    集体资产做强。建立镇投资发展(集团)公司,理顺镇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实现人、财、物三要素整合,理顺集体资产管理考核机制,实施村级产权制度改革,整合镇属集体企业,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相继建成高行大厦、森兰大厦,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按照新区部署,全面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产业结构做优。推进商贸服务类企业发展,形成以一号地块商务商业区为代表的商办集聚区域,商贸高行雏形初现。有效推进解放机械厂等落后产能企业的关停并转,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项目10项,切实完成产能升级。
    ——不断加大城市化建设,城市面貌呈现新形象。高行镇回应民生关切,举全镇之力加快厂中村、城中村改造步伐,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完善城镇综合功能。
    动迁进程加速。厂中村改造推进顺利,高西村中乂宅、东王宅实现清盘;桂家宅基本实现清盘;朱家浜村瞿家弄签约率达87%。城中村改造全面启动,大顾家宅签约率达100%;高行老集镇完成前期准备,正式启动签约;东沟界路“城中村”改造项目已获市区认定和审批。保障房基地腾地工作取得突破,G03-06和G03-13地块率先清盘,为镇级保障房建设提供了保证。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10.6万平方米的申能、建工动迁安置房和新城碧翠、森兰雅苑等6个商品房小区拔地而起;高博路、思学路等道路实施完成,庭安路等道路实施大修;繁锦幼儿园、六师附小、竹园中学等一批教育设施投入使用;高行绿地公园、申江路公共绿地、杨高北路华高苑绿地等一批绿化设施建成开放,居民小区、道路管线、教育配套、休闲绿地等基础设施网格体系更加完善。
    ——不断巩固党建引领,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高行镇坚持严格管理与深化教育并重,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增强党建在改革发展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围绕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健全“1+4”党建工作新格局,在镇党委领导下,发挥机关党委、社区党委、综合党委和区域党建联席会辐射作用,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抓学习教育、抓意见收集、抓对照检查、抓300多个问题整改落实,确保“严字当头、从严治党”。
    立足党代会常任制,持续打造党建工作品牌。深化党代会常任制,在新区率先试行党代表提案制度,持续推进代表巡察制度和述职评议制度。有效开展党员“五大行动”,深化“争先创优”活动,评选表彰“季度先锋”。进一步深化“国旗下的承诺”、流动党员属地化管理等品牌工作,“新家园”党建被评为新区党建特色创新项目。
    围绕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开展党组织的分类定级和晋位升级工作。推进楼组党建、探索居民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党员服务全覆盖。
    今后5年,高行镇的发展目标清晰而具体: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重大突破,各项经济指标名列新区前茅;深度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品质在建设管理中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社会建设在改善民生和机制创新中更加有效;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科学党建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把高行建成一个经济更强、城市更美、民生更实、文明更高、管理更优的宜居宜业新城镇。

社会善治理 实事惠民生

    高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斌介绍,近年来,高行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着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全面加快美丽高行建设,成功创建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城市品质形象明显提升。
    ——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厂中村、城中村项目纷纷启动,力争全面完成厂中村、城中村动迁改造工作,彻底解决居民的民生问题。完成市重大工程通用四期、轨道交通12号线、周家嘴路隧道等项目的动迁腾地工作。完成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社区技防设施建设、残疾人服务中心建设、低压水网改造、积水点疏通整治、散居区低压电网改造、中小河道整治、老旧小区综合整新等一批实事工程。
    ——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成立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建立并完善17项管理制度,网格终端平台发现处置各类案件65214件,及时结案率100%。狠抓城管队伍管理,实施“城管进社区”行动,合力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城管中队获评“上海市规范化达标分队”。强化门责制、重点路段、桥下空间管理,推进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市容环境实效测评连年位于新区近郊镇前列。加强河道养护和长效管理,累计整治河道23.1公里。全力推进“五违四必”整治工作,拆除违法建筑总面积39万平方米。开展农村土地、带征地排摸,建立土地信息系统,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连续5年无国土资源部土地卫片执法记录。
    与此同时,高行镇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做到标准更高、范围更广、力度更大,推动社会活力竞相迸发,人民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社会保障逐步完善。不断加强就业援助,累计推荐上岗5200余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2.5%以内,帮助成功创业125户,经市、新区人保部门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100%实现就业。完成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探索社区事务延伸服务,办理城镇居民医保参保、大病综合减负、征地养老人员医药费报销等各类保障业务近48万人次。加强对企业用工情况的监管,化解劳动争议纠纷2473件,涉及金额5600万元。完善低保、低收入等困难人群的医疗救助、教育帮扶和生活救助政策,扎实做好低保、支内回沪、优抚对象节日慰问和日常救助工作,发放各类补助金8258.1万元,9万余人次受到帮扶。
    ——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建设各类综合文化活动室57个,培育文化团队158支,举办社区文化才艺大家秀、“文化进社区”活动近600场,参与人数达30万人次,一批优秀自创节目入选市级文化展演活动。深入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建成5个社区“百姓书坊”。《高行报》发行突破100期,强化“高行发布”政务微博、微信的管理,扩大对外宣传影响力,及时应对舆情信息。积极开展“慈善公益联合捐”活动,累计募集慈善资金3155万元,成立社区基金管理委员会进一步规范善款使用。
    ——社区管理持续加强。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强化社工队伍培训及管理,推广“1+1+X”自治工作法,加快推进住宅小区自治管理。新建4个居民委员会,完成30个居委会和1个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完成3个生产队的撤制处置工作,涉及分配金额1.07亿元。积极推行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提升业委会依法履职水平,加强物业服务企业的培训、检查以及考核测评。积极破解社区管理难题,探索“酬金制”等物业管理模式,制定并实施建筑垃圾清运和社区楼组建设制度。实施社区睦邻行动计划,推进自治家园示范点建设,培育扶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开展文化体育、老年人体检、妇科普查、青少年保护、计生关爱和科普教育进社区活动。
    ——公共安全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完成国务院督办的G地块和市级督办的高化管道、燃气、高压线等违章占压专项整治任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大检查,实施“防火墙”工程,设立消防工作站,通过消防演练、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开发“高行点评”食品安全监管APP,构筑“全景式监管”新格局。配合新区蓝盾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和非法行医行为。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重视假期青少年安全,举办爱心暑托班。
    值得一提的是,高行镇以“酬薪制”突破小区物业管理瓶颈的有益探索和经验,很有看头。
    高行镇东力新村是一个原本物业费常常入不敷出的老小区,通过“酬金制”模式,短短一年,业委会增效益、降成本,在保障小区管理服务的同时,还实现了当年盈余的华丽转身。
    长期以来,东力新村的物业费一直为每平方米0.45元,小区物业服务勉强维持,但就是这样一个局面也并不长久。2011年9月,因成本开支增幅巨大,管理东力新村的上海理家物业服务公司致函东力新村业委会要求退出。
    这无疑是给了东力新村居民区党总支和业委会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举行投票公决大幅上涨物业费,要么就将面临物业无人管理的窘境。对于这个以困难弱势群体居多的小区来说,要通过上涨物业费来解决问题不太可能,但是无人管理的局面也是绝对不能出现的。
    在镇党委、政府有力领导和相关部署下,经反复调研认证,东力新村居民区党总支和业委会决定筹划在小区采用“酬金制”物业管理模式。2012年1月,在高行镇社区服务中心、房管办事处的支持下,经广泛征询居民意见,东力新村业委会与理家物业公司拟定了“酬金制”物业管理合作模式的方案,并在东力新村业主大会上表决通过,“酬金制”物管模式正式在东力新村开始实施。
    “酬金制”物业管理模式是指在预收的物业服务资金中,按约定比例或约定数额支付给物业管理企业,其余全部用于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支出,结余或者不足均由业主享有或承担。实施“酬金制”一年,小区环境面貌稳中有升,在收支方面,小区业委会不仅当年实现盈余15万元,还新装了远距离停车收费管理系统,增设了1名小区保安队长,加强了治安防范,让业主得到最大的实惠。
    窥斑能见豹。今后5年,高行镇将继续实施富民惠民战略,努力打造幸福宜居新家园。促进居民充分就业,健全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年均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完善社会保障,健全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打造事务延伸2.0版本。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内涵,培育志愿者队伍和群众性文化团队。整合文化资源,做强“书高行远”读书节品牌,打造文化名片。举办国家、国际级体育赛事和市民运动会等群众体育比赛,开展特色体育教育,完善体育设施,打造体育爱好者的展示平台。
    “政贵在行,事成于实。”2017年,高行镇将继续在实事项目上发力,努力使发展成果看得见、摸得着:为700户社区独居老人安装独立式火灾报警探测器;华高片社区居民家庭燃气隐患整改补贴;实现小区出入口高清监控全覆盖,并为部分老旧小区更新技防设施;乐活公园二期绿化改造工程;为6个学校安装电子显示屏;市政道路和老旧小区雨污水管疏通和维修;东沟片老旧小区综合整新;莲心河、中虬江和北姚家浜河道治理工程;新增1条社区穿梭巴士;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

绿水伴青山 抓常亦抓长

    2017年上班第一天,上午9时15分,位于行南公路和浦东北路路口的上海浦东高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院内,在挖掘机轰鸣声中,违章建筑轰然倒塌。这标志着高行镇2017年环境综合整治打响“第一枪”。
    “2017年,大家要撸起袖子,加油当‘河长’,建设宜居宜业的新高行。”伴随着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枪,高行镇党委书记张立新向全镇干部群众发起号召:加大“五违”整治工作力度;全力推进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全面启动城中村、厂中村动迁征收;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加快实施绿化林业建设。
    根据《2017年高行镇环境综合整治和中小河道整治工作方案》,今年高行镇环境综合整治将从推进“五违”整治、开展中小河道整治、加快动迁征收、落实环保治理、实施生态绿色修复五项重点工作着手,实现以下目标:确保全年新增违法建筑、违法用地零增长;力争全年拆除历史存量违法建筑60万平方米;消除黑臭河道,完成北咸塘浜等4条河道的整治任务;全面启动城中村、厂中村动迁工作,力争完成动迁量的85%;确保全年完成新增林地建设20亩。
    2月10日,高行镇召开村级河道排查整治工作会,镇党委书记、第一总河长张立新的一番讲话掷地有声:河道整治利国利民,造福后代,是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镇党委高度重视,必须全员参与,真抓实干,干出实效。各级河长、督导员、巡查员、志愿员要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2017年实现高行镇镇域内河道水清坡平岸美,给居民群众打造一个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中小河道整治是2017年高行镇环境综合整治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既涉及污水排放、垃圾治理,又牵涉河道修复、绿化美化,更艰巨的是还有大量的拆违整治,量大面广任务重。
    张立新要求,各村、居委必须在一周内准确排摸所属辖区内的所有河道,包括名录外水体,并提出初步治理意见。
    镇总河长、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斌强调,各级河长、督察员、巡查员从即日起走马上任,要端正态度,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确保河道的长效管理。各单位要整合力量,向河道治理倾斜。
    2月17日下午,高行镇再次召开村级河道排摸工作汇报会。会上,31位督导员对31条村级河道的水体感观、两岸违章建筑、临河排放口、河道障碍物、水系沟通、坡岸状况、陆域整洁等进行汇报,并提出了初步治理方案。
    高行镇从去年第四季度起率先启动“国考”河段——北咸塘浜(中虬江)专项整治工作,截至日前,中虬江的污染源得到有力遏制,黑臭问题基本解决。
    据统计,为完成北咸塘浜(中虬江)整治任务,共排查企业47家,约谈处罚20家,整改纳管16家,机器人检测、疏通管路7公里,封堵直排污口15个、雨污混接72处,清淤河床8960平方,清除底泥5680立方,改造重点区域3处,增设压力井、截流泵井、格栅池6个,铺设管路500米,拆除14个点位、2.27万平方米。
    为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有效推进,高行镇在“一河一长”的基础上,组建督导员、巡查员和志愿员的“三员”队伍,确立督导制、巡查制及公众参与制的三种工作机制,形成“一长三员”、“三员三制”的长效管理模式。
    镇级河道督导员由镇班子成员担任,村级河道督导员由镇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担任。巡查员由镇公益环卫保洁中心专职人员担任。志愿员由城市居民或群团、社会组织自发形成。
    督导员负责牵头、沟通、协调,督促河长做好日常河道管理工作。巡查员负责日常巡查和问题收集反馈及河道养护、水域清洁。志愿员负责问题的发现反馈、周边环境的自觉维护和文明劝导。
    据悉,按照计划,目前高行镇已完成纳入“国考”的北咸塘浜(中虬江)生态治理原规划项目,并将于4月底前完成优化调整项目,确保5月底前完成“市考”的莲心河整治主体工程,下半年完成“区考”的北姚家浜整治任务,实现消除黑臭、水质达标,确保年底前镇管河道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

书香有赓续 润泽开新脉

    近年来,高行镇着重传承历史文脉、提升人文水平,构筑文化高地,积极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杜氏祠堂、宝莲庵和牡丹园等一批传统文化展示点为平台,结合建立万安艺术院、名人工作室等文化艺术机构的新契机,积极打造高行文化新产业。
    ——积极打造书香小镇。持续打造以“镇图书馆-社区阅读空间-公共场所图书漂流角”为体系的全覆盖式阅读网点,建设便捷、舒适的读书环境。持续打造百家特色读书会,形成终身学习、全员参与的全民阅读新局面。深入打造“书高行远”读书节品牌,开展品味阅读品牌活动,营造爱读书的浓烈氛围。
    ——积极打造群众文化新平台。设立文化发展基金,鼓励和扶持文化创作,培育文化艺术带头人,提升高行文化品位。加强群众文化团队建设,举办好市民文化节,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完善镇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功能,健全文化活动分中心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高行镇发布了上海首个科技书亭——“书寰”体验计划。高行镇把读书和科技创新联系起来,建造了2座室内及户外的独立半开放式读书空间,给高行市民,甚至全上海的市民创造了安静独立的读书环境,打造“高行书镇”。通过这种打破传统阅读模式的科技书亭,衍生社区居民的阅读空间,高行居民将增多一种阅读电子书的渠道。
    2016年的高行镇读书节,以“书高行远”为主题,高行镇精心打造了很多富有创意的体验性活动,如“聆听生活雅趣发现文化之美”文化论坛,邀请沪上文化名家与居民分享自己的故事;盲胞公益朗读、巨书互动、图书漂流,同时开通喜马拉雅、豆瓣等互动平台,充分拓展活动参与对象和范围。
    与此同时,高行镇还努力拓展活动载体、丰富形式内涵,打造群众体育高地。
    ——举办国家、国际体育赛事。联手社会力量,每年举办1~2场国家级体育赛事和1场国际青少年体育赛事,提高举办区级赛事和镇级赛事频率,提升体育文化软实力。
    ——鼓励区域学校开展特色体育教育。倡导学校开展运动素质教育,整合区域资源,支持学校打造体育特色品牌,培育体育苗子。
    ——繁荣和发展群众体育。举办市民运动会和系列群众体育比赛,打造体育爱好者的展示平台。完善体育设施运行管理规定,规范社区健身苑(点)使用规则,提升全民健身意识。
    行高声自远,为实自弥坚——未来5年,高行镇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开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征程,高行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功能转型期和黄金发展期。为此,高行镇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全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全力推进城市精细管理品位提升,全力推进民生共建共享福祉改善,全力推进社会有序和谐文明进步,努力把高行建设成智慧、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镇。(图文/缪晓琴)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