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3-14
2017-03-14 第C4版:区域经济 大 | 中 | 小 

包头: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

战略新兴产业助力包头市转型升级综述

作者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4462
     在国家会议中心包头市与中央企业项目签约现场,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张院忠致辞。
    图为稀宝医疗核磁共振设备。
    图为天龙生态园区与隔壁荒山对比图。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梁喜俊

    1959年,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包钢一号高炉建成并流出第一炉绚丽的铁花,结束了内蒙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寸铁不产的历史。为庆祝包钢一号高炉出铁,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亲临包钢剪彩,从此包头这个名字走进人们的视线,备受全国瞩目。
    今天的包头,已是声名远播的“草原钢城”、“稀土之都”,拥有内蒙古最大的钢铁、铝业、装备制造和稀土加工等企业;是国家和内蒙古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稀土、新型煤化工和装备制造基地;同时也是全国20个最适宜发展工业的城市和全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之一。
    有如此艳丽光环的包头,过去却是典型的“一钢独大”。进入新世纪以来,包头市积极夯实稀土新材料、新兴产业基础,永磁、储氢、抛光、荧光四大基础材料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稀土镁合金新型材料已为华为、比亚迪等企业提供样品;稀土PVC热稳定剂成功向广东鸿达兴业实现技术成果转让并产业化。
    不仅如此,磁共振成像仪、镍氢动力电池、特种永磁电机等终端产品实现批量出口;半导体用新型纳米级稀土抛光液研制成功;电脑硬盘玻璃基片及蓝宝石抛光中试线等一批企业建成投产。
    同时,包头还成功开发出汽车用钢、防爆装甲钢、石油套管系列新产品;依托3.6万吨垂直挤压机生产出大飞机发动机用耐高温钛合金棒材及真空熔炼结晶器用大口径厚壁无缝紫铜管;P92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成功为超临界百万千瓦火电机组配套……
    一项项重大科研成果的问鼎巅峰,使包头这座老工业城市正经历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考验。新的一年,孕育着新的希望,寻访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等大会作出的决策和部署的落地实践,记者前往包头这座神奇的城市进行深入走访。

重塑产业新优势

    近年来,包头市紧紧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七个领域,实施以“改造、调整、提升”为主题的产业振兴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从发展基础较好的稀土产业看,现在已形成从稀土开采、研发、生产到贸易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稀土研发、生产、加工和应用基地。
    “这台‘大家伙’是公司最早生产的核磁医疗设备,重达二十七八吨,而现在我们最小、最轻的核磁设备,重量仅8吨。”在该公司磁体组装车间,包头市稀宝博为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稀宝医疗”)副总经理邢志强面带笑容介绍说,像这台Elixbo PM545设备,如果从国外进口的话,差不多得2000多万元,而购买我们的设备仅需400余万元,相比之下我们的产品有非常好的性价比,这样的医疗设备,广泛适用于基层医疗市场。
    据了解,稀宝医疗是由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稀土”)和新奥集团于2010年合资成立,注册资本金5亿元,是一家专业生产高端医疗影像诊断设备的高科技企业。
    稀宝医疗核心研发团队为多名留美归国博士,开发了完整的永磁MRI技术,并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其自主研发生产的永磁磁共振系统,主要原料为稀土磁性材料,是单台稀土用量最大的终端应用产品,广泛应用于基层临床。
    同时,稀宝医疗也拥有中国北方稀土为延伸产业链引进的大型医疗核磁共振项目;该项目产品分3个规格4个型号,远销20多个国家,目前该公司研发出行业内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用途最广的核磁医疗设备。
    为了验证核磁共振效果,记者现场分别体验了脚踝关节与颅脑核磁共振扫描,随着设备扫描运行,不知不觉两份清晰的核磁共振扫描片子就被打印了出来,整个过程既轻松又便捷。
    “按照包钢集团‘十三五’期间‘以稀土为重点’的战略规划,这意味着稀土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参观中,邢志强边走边坦言,目前稀土产业也面临转型升级。2016年8月,包钢集团召开会议计划建设“稀土医疗产业基地”,该项目占地111亩,建设约4.6万平米的厂房,总投资10亿元,一期投资2亿元。
    据悉,项目主要建设“一个平台、两个中心”,将进一步提升稀土终端应用在稀土产业链条中的比重,填补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空白,进而推动包头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稀土高新区要立足于现有基础和优势,紧紧围绕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目标,充分利用好稀土资源,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在一次稀土高新区调研时,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张院忠强调,要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在建、续建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围绕园区定位,继续引进实施一批有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稀土等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优、做强。

价格垄断被打破

    离开稀宝医疗,记者随后来到包头稀土研究院(以下简称“稀土院”)。稀土院成立于1963年,直属原冶金工业部,1992年转制进入包钢(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稀土领域综合研究平台,其研究领域涵盖稀土采选、稀土冶金、稀土功能材料等。
    据了解,稀土院目前已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900余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项;全院现已形成规范的母子公司体系,拥有以科技开发和行业服务及生产经营为主的全资、控股、参股公司13家。
    “近年来我们在做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高分子稀土助剂,简单说就是经特殊工艺制作的稀土化合物加入高分子材料中,可以大大改善高分子材料的某些功能作用”。采访中,稀土院稀土助剂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张玉玺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
    在PVC塑料中使用稀土热稳定剂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助剂不仅热稳定效果好,而且绿色环保。事实上,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国外就发现了稀土在PVC中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效果,但是基于种种原因没有形成产业化。我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市场调研中发现断断续续的研究仍然较为粗浅,一直没能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为此,稀土院把稀土做成特殊要求的型貌结构,类似蜂窝状多孔化合物,再和一些非稀土材料协调配合运用到PVC当中,结果热稳定效果大为提升。
    张玉玺称:“最近我们又做了一种高端稀土稳定剂,与进口的有机锡稳定剂相比,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因为进口有机锡稳定剂每吨要4万多元,而我们的稀土稳定剂只卖2万多元。有一家德国企业的‘熊牌’钙锌稳定剂2014年市场价格为3万多元,看到我们产品出来后也降到了2万元,我们的产品也有效抑制了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垄断”。
    在张玉玺看来,PVC稳定剂的技术突破和成功至少能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促进了国家环保产业的发展,有了一个新的替代品,消费者有更多可选择的空间;二是对国外的PVC稳定剂价格垄断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如果国内没有的话,某些高端稳定剂只能选择国外的产品。就像有机锡稳定剂,国外每吨卖4.8万元,而我们稀土稳定剂只卖2.1万元,差距可谓巨大”。
    他解释,我国稀土资源产量世界最大,其中包头轻稀土分布最多,四川、山东有少量;而南方的江西、广东主要是重稀土。其中,镧铈是稀土里面最廉价的稀土元素,在包头稀土矿中约占75%。因此,每年包钢的北方稀土要生产约3.5万吨镧铈。目前,轻稀土中镧铈造成大量积压,亟待开发下游应用产品,使之发挥应有作用,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了解,目前稀土院开发出的特色产品主要包括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稀土镁应用合金及中间合金、稀土PVC热稳定剂等。并在其中试基地已建有钕铁硼磁性材料、稀土镁合金及稀土助剂3条中试线。

培育发展新动能

    从稀土院出来,记者又先后参观了内蒙古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包头市杰明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等企业。记者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感受着包头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强力“脉搏”,可以说带着感悟和思考满载而归。
    在内蒙古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稀奥公司”)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镍氢动力电池的企业,其全自动生产线及质量检测设备全部从美国、日本引进。整条生产线拥有国际最高水平的宽幅多条涂敷技术、全自动超声波端面焊接和自动卷绕等核心技术。
    “公司可根据用户需求组合成7.2V、12V、24V、36V、244V等多种镍氢电池组,并可进行各种方式的串并联组合,这些电池广泛用作新能源汽车、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配套电源,目前大部分出口于欧美地区……”在稀奥公司生产车间,该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贾春明如数家珍。
    在包头市杰明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品控的相关部长告诉记者,公司拥有先进的年生产30万片蓝宝石晶体材料加工生产线。其中切割、雕刻、研磨等设备全部通过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平台管理,能够为蓝宝石衬底和光学片、手机盖板、磁记录硬盘盘片、手表表盖等器件的国内外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制造服务。
    而在石墨烯领域,包头已经构筑起了较为强劲的石墨产业。据了解,内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创建于2013年6月,是中国首个石墨烯材料的综合型研究机构和技术开发中心。研究院坐落于包头北大科技园,主要从事石墨烯材料的新品种、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产品标准制订及质量监督检测。
    “研究院立足内蒙古丰富的石墨矿资源,下设石墨烯分析测试中心、石墨烯标准研究中心等研究所,目前我院获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多项专利,许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参观中,该院科技合作部蔡向东介绍,石墨烯与稀土共属世界性的稀缺资源。
    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包头市副市长、发展改革委主任王秀莲表示,2016年,一批新型项目的成功落地,为推动包头产业转型升级增添了活力——全区石墨烯产业联盟总部设在包头,并引进清华同方控股的50亿元石墨烯产业基金,引进中德园区移动电源、石墨研究院锌离子电池和清华同方军民融合等14个重点项目。

天龙人的绿色梦

    除了产业转型升级,包头在生态建设上也颇有成效。5.6万亩荒山16年披上绿装、且郁郁葱葱,而这成片的绿色森林背后,天龙集团又为此付出了怎样的艰辛?
    我们追寻天龙人染绿的足迹发现:2001年,天龙生态积极响应包头市政府《关于印发包头市宜林荒地限期绿化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毅然承担了包头市大青山南坡地区6万亩绿化改造项目。
    16年时间、400余万株乡土树种,天龙人誓以生态愚公、咬定石山变青山的坚强毅力和决心,织就了大青山南坡绿色“海洋”的壮举。如今,天龙人依托于返绿的大青山南坡,精心谋划包括乡土树种产业、节水工程产业和生态旅游等产业的进一步绿色发展梦想……
    对于天龙生态的未来,天龙控股集团总裁、天龙集团董事长崔贵明信心满怀。他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天龙生态的百年计划,就是要推广适宜石质荒山的干旱植被生长和存活的核心技术,让每个城市的每一座石质荒山迎来新生,产出巨大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