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9-15
2017-09-15 第A02A03版:发展改革新闻 大 | 中 | 小 

浙江: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作者: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供稿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011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供稿

    今年上半年,浙江经济呈现“高开稳走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和8.7%。浙江省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助推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浙江省突出改革强省工作导向,努力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成效。
    一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浙江样本”,梳理公布两批“最多跑一次”事项,制定实施“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形成全省统一标准。全面推进全省办事大厅“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联动突破“信息孤岛”,59个省级部门、3700多种公共数据初步实现共享。紧扣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大力推进审批事项标准化,积极启动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组织实施“区域能评+能耗标准”和“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大力推行建筑工程施工图联合审查和“竣工测验合一”改革,全面建设省市县纵向一体化、横向协同化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
    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把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抓手,大力度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上半年处置228家“僵尸企业”,淘汰690家企业落后产能,整治淘汰9590家“低小散”“脏乱差”企业(作坊)。建立健全住房动态管理、商品房上市管理、二手房管理等制度,7月底全省新建商品房可售房源消化周期为11.8个月,其中商品住宅消化周期为6.3个月。银行资产质量整体向好,7月末不良贷款率降至2%,比年初下降0.17个百分点;直接融资加快,1~7月份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58家。制定实施企业减负担降成本“新35条”,预计全年可再减轻企业负担和成本300亿元。补短板投资较快增长,1~7月份研究与试验发展、农业、生态环保、水利投资分别增长92.6%、25.3%、21.5%和18.3%。5个省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三是其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效推进。聚焦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立足最体现浙江资源禀赋、最契合国家战略使命,推进重大改革举措的落地见效。健全特色小镇推进机制,新创建和培育一批省级特色小镇。推动输配电价改革、电力用户直接交易改革。推进商事登记“证照联办”“多证合一”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挂牌成立,杭绍台铁路PPP项目和杭温铁路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取得重要成果。实施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设“浙江标准”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下一步,浙江省还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加快打通“信息孤岛”堵点,以浙江政务服务网为核心,构建完成政务大数据收集和共享平台。加快推进区域评价、联合评价、多评合一和项目联合测绘、联合踏勘、联合验收,加快建设应用省市县纵向一体化、横向协同化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大力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全面推进“区域能评+能耗标准”和“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深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市场化改革,规范完善企业投资项目代办制度,努力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全流程、多层级、多部门“最多跑一次”。
    二是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处置“僵尸企业”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力争全年处置400家僵尸企业、淘汰1500家企业落后产能、整治1.5万家脏乱差小作坊。全面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乱办金融的风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合理管控新建商品房规模和结构,保持库存处于合理区间,稳步推进租赁住房建设,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切实抓好“10+1”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推进“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全面落实企业减负担降成本“新35条”政策,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重点发展信息经济等八大万亿产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双倍增计划,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三是着力抓好其他各项重大改革落地生根。编制实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行动计划等十大行动计划。加快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积极创建中国(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全面启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新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投资新政,引导各地更加注重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完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确保全省所有规上工业企业和用地5亩(含)以上规下工业企业全部纳入综合评价。积极组建大型并购基金,完善省市县联动推进企业上市与并购重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以“531X”为核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应用。加快推进省级空间规划试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