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9-15
2017-09-15 第A02A03版:发展改革新闻 大 | 中 | 小 

安徽:培育壮大新动能 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作者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450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供稿

    安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步伐。上半年,安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5%,较一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是精准打好政策“组合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连续多年出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今年来,紧扣重点任务,聚焦关键环节,逐项深入研究谋划,密集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制造强省建设、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等系列政策意见,政策效应叠加释放。
    二是坚决下好创新“先手棋”。一体推进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创新战略,加快建设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金融和资本、制度和政策创新发展四个支撑体系。编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实施方案,启动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式挂牌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积极推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创建。前7个月,全省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件,增长15.7%。
    三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启动“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梯次推进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7个重大工程重大专项建设,着力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条例。前7个月,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1.8%,比规模以上工业高8个百分点,产值规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4.6%。加快推进131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评选确定了首批6家省级示范物流园区。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9%。
    四是着力打造传统产业“升级版”。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和“安徽工业精品培育计划”,评选首届“江淮十大杰出工匠”。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专项行动,加快实施机器换人“十百千”行动。集中开工593个调结构补短板重点项目。前7个月,累计实施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1014项,工业技改投资3955.8亿元,增长14.2%。
    五是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新载体”。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芜湖高新区等3家单位获批第二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累计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24家、科技孵化器20家。积极推进10个国家级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建设。国家共享经济创新交易示范中心布局合肥。推行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前7个月,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9.3万户、增长22.4%。
    六是深度释放军民融合“潜动能”。印发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意见,编制“十三五”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规划。新设1亿元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统筹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军民融合项目建设。把军民融合工作纳入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
    下一步,一是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分领域制定培育壮大新动能工作方案,编制一批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二是大力推动“三重一创”建设。加快新兴产业重大基地、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建设,开展“三重一创”政策落实专项督查。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集聚区培育成为示范园区。四是扎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创响中国”安徽创新创业大赛。五是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选派1000名干部到1000家企业,开展“送理念、送政策、送项目、送要素,为企业提供全面服务”专题活动。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