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9-15 第B02版:城市·社会
|
大 | |
中 | |
小 |
|
|
西南版块发展持续强劲 三线城市遭遇大洗牌 |
|
|
作者:
蔡若愚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259 |
|
|
|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蔡若愚
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亮点正在逐步由东部转至西部。继2016年贵阳摘得当年“最佳表现力城市”的头牌后,今年同处西南的成都接棒成为2017年度中国最佳表现力城市。 非盈利智库米尔肯研究所近日发表的2017年度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榜单显示,全国一二线城市中,成都、贵阳、重庆和昆明今年均跻身前十强。其中,除了昆明是今年首次进入前十之外,成都、重庆和贵阳位列榜单前三甲。 “成都在多元化和高附加值产业的积极发展,对创新和创业精神的鼓励,人才储备丰富,和较低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使其领衔全国一线城市。”米尔肯研究所董事总经理、研究员、报告联合撰写人黄华跃指出,成都在全国一线及二线城市中从去年排名第五跃升至首位,驱动的因素是中央政府的支持,尤其与“一带一路”倡议举措相关的工作和弥补东西部发展差距的努力,令成都在工资、地区生产总值和外商直接投资(FDI)方面均有出色增长。 东部沿海城市中,除了深圳保持住了去年的第四位次之外,其余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上海从去年的第二位降至今年的第六位,天津则从去年的第三位直接跌出了今年的榜单之外。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东部三线城市尤其江苏省内的城市,在今年榜单上表现上乘,江苏南通、泰州、苏州3市,是仅有的3个仍在今年榜单上的三线城市,其余7个坐席则遭遇洗牌。 对此,黄华跃表示,小城市通常依赖或背靠大城市获得发展,江苏三线城市的发展或得益于长江经济带迎来的又一波发展机遇。2016年时他曾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三大战略”中最看好“长江经济带”战略,因其所处区域有经济基础,不需要投入太大;而且城市之间自己有合作发展的意愿,如成都、重庆、西安、昆明四城自己提出构建“成渝西昆菱形(钻石)经济圈”。今年,他依然坚持这一观点,并认为江苏三线城市的给力表现,就在于上海等大城市的辐射力已延伸至周边更远的地方。此外,从钻石经济区的表现看,昆明和西安分别排名第八和第十一,显示出这个区域集群的经济实力日益增长。 事实上,米尔肯研究所在推出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榜单之前,已经在美国有了20余年的数据积累。在对比中国城市和美国城市发展的异同时,黄华跃表示,道路有不同,结果也许相近。美国的城市发展和产业分布主要依靠大公司,但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性更强。“从这三年榜单来看,政府的战略支持将会大大带动一地经济发展。”黄华跃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但城市政府在享受政策好处时,也应加快消化和整合。在其看来,此前一直飞速增长的天津,此次跌出前十,很大原因就在于依靠政策获得的产业发展优势没能及时消化或整合,导致发展速度下降。 据悉,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指标研究全国260个城市,包括34个大型城市即一二线城市组和226个中小型城市即三线城市组。指标共有9个组成部分,包括短期(一年)和中期(五年)的就业增长、工资增长、地区生产总值(GRP)增长、外商直接投资(FDI)增长等,以比较城市间的经济动态,深入了解中国的城市经济和发展趋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