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11-14 第A04版:地方新闻
|
大 | |
中 | |
小 |
|
|
陕西榆林提升“榆林煤”品牌 |
|
|
作者:
李双海
苟俊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246 |
|
|
|
李双海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苟俊
近日,第十二届榆林国际煤炭暨能化装备技术博览会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本届煤博会以“发扬丝路精神、坚持资源转型、实现高效利用”为主题,旨在充分发挥榆林丝绸之路节点城市作用,积极构建国际煤炭能化产业交流合作新平台,探寻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未来发展之路,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化基地战略新格局。同时,围绕高端能化、循环经济、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探索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2015年11月7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颁布“榆林煤”产地证明商标,标志着“榆林煤”进入商业品牌时代。据榆林市煤管站站长陈静介绍,榆林市政府先后出台《榆林煤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市煤炭运销管理的意见(试行)》等政策性文件,推动“榆林煤”品牌建设不断深化。榆林还全面推进煤炭企业商标授予和质量检测工作,规范产运销等各个环节,打击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违规行为,有力维护“榆林煤”品牌。 近年来,榆林紧抓政策机遇,大力实施“榆林煤”“榆林兰炭”品牌战略,北上京津冀、东进长三角、南下川湘渝,走活了一盘棋。 用榆林盛产的优质侏罗纪煤在中低温条件下干馏热解生产的兰炭,又称半焦,因其火焰呈“蓝色”而得名,是新一代清洁环保燃料,目前榆林已成为全国兰炭的主产区。2008年,兰炭被工信部列入国家产业政策目录焦炭序列。“榆林兰炭”具有固定碳高(大于80%)、比电阻率高(大于3500/微欧姆米)、化学活性高(温度大于900℃时燃烧值大于95%)、低灰(小于10%)、低硫(小于0.3%)、低磷(小于0.01%)、低铝(小于2%)的“三高四低”特点。目前,在榆林兰炭的市场应用领域内,80%以上集中在铁合金、电石、金属镁、化肥造气等传统市场,其中66%用于生产电石、铁合金,15%用于金属镁冶炼和合成氨造气,15%左右应用于高炉喷吹和高炉炼铁,其余用于电厂掺烧和民用燃料。 北京、河北、山东和陕西省关中地区相继出台了推广兰炭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对榆林兰炭等洁净型煤在民用领域推广进行财政补贴的优惠政策;“榆林兰炭”在全国重点地区防治大气污染、治污减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榆林煤”已被行业公认具有环保、优质、清洁特性,销售市场遍及全国25个省区市,不断实现巩固拓展。山西、内蒙、宁夏3个产煤大省(区)依据市场要求,每年掺配榆林煤9000多万吨;长江以南电煤企业要求同煤和蒙煤必须掺配一定数量的榆林煤才可以销售,从2016年9月起煤价涨幅领跑全行业,平均价格比周边省市高30元左右。 榆林市能源局局长秦林惠表示,今后的榆林国际煤炭暨能化装备技术博览会,将不仅集中展示国内外能源及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榆林煤”在技术、标准、品牌、质量、运输、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还将搭建起交易、合作与采购的平台,就煤炭、高端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金属镁、兰炭、新能源发电等方面进行推介,并促成更多项目签约。
|
|
|
|
|
|
|